美文网首页摄影旅行·在路上手绘
工笔人物画既有模式的全面突破 读王锦霞《远去的苗风》

工笔人物画既有模式的全面突破 读王锦霞《远去的苗风》

作者: 敦煌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 | 来源:发表于2019-09-22 10:16 被阅读0次
    《远去的苗风》

            当看腻了今天从题材到画法都千篇一律的工笔人物画的时候,一看到《远去的苗风》时,真有眼睛一亮的效果。今天流行的工笔人物画,大多今天流行的工笔人物画,大多为一些流行的雷同的题材,例如城市生活中的俊男靓女,花市女郎,或和谐社会,或优美环境,或美满家庭,或现代城市,造型上因直接模仿照片,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化的勾勒用线,流行的晕染方法,创造出一种真实的幻觉之感,也形成固定的工笔人物画模式与套路。由于这种画法或类似题材,已经流行一二十年,故对画家来说,已经画得很腻;对观众来说,也已经看得很烦。熟悉工笔画现状的人,看到王锦霞的工笔画作品《远去的苗风》时,第一感觉就是,与所有的流行工笔人物画大相迳庭。

            《远去的苗风》所绘并非今日的苗寨风情,也并非在今天少数民族题材绘画作品中早已看惯的头戴繁复精致银饰及复杂银制项圈,总是载歌载舞美丽欢快的苗族姑娘,而是一些从未在画面上见过的坚毅彪悍的苗族男人。你看他们头上插着的象征生命之树的各种植物,那些头上脸上白色为底所绘各类动物植物的符号,这是图腾符号吗?是护佑生命乞福人生的符号吗?这个从来没有文字,只在歌师的咏唱中保留苗族历史文化的民族,他们的服饰头饰与图腾符号也同样留存着苗族历史与文化的信息。

            读《远去的苗风》,我们感慨的是苗族先辈们那种质朴古拙的苗风,是神秘强悍的远古苗风,是人类与自然相融相洽的苗风,这当然又是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总体精神中的苗风。这远去的苗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文化上既熟悉又陌生的特异之感。这样,王锦霞《远去的苗风》在选材和作品意蕴上一开始就引导我们进入突破工笔人物画常规的全新的视角与深刻的文化感悟。

       

    《远去的苗风》局部

          在画面处理上,画家全然打破在画面处理上,画家全然打破在画面处理上,画家全然打破在画面处理上,画家全然打破依靠照片图象移置的写实性套路,打破线条勾勒色墨晕染的工笔人物常规画法,对人物形象作头部的块面分割组合式结构处理,并在弧形的屏风式组合中构成新颖别致的装饰性结构。当王锦霞对这些人物头像作选择组合时,她不是对一个个完整人像作规矩无误的常规组合,而是大胆地选择了不同角度的头像,甚至大胆地对头像作局部的切割和选择,再进行块面的拼叠与组合。这种造型上的大胆处理,和大结构上的独特安排,使《远去的苗风》在大关系,大结构上夺人眼目。

            值得指出的是,在对这些人像作别具一格的剪裁组合时,画家还匠心独具的选择了苗族特有的银饰作为弧形屏风之纹饰背衬,而弧形银梳和苗族芦笙笙管在整体结构组合中的穿插,则既有分割画面之用,亦有标示苗风之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画家并未迷恋自己本已得心应手的常规工笔人物勾勒晕染的坚实功夫,而是大胆地放弃了这种已成套路的画法,取版画套印的平面式处理,辅以肌理印制的手法,消除严谨写实光影体积的写实套路,造成平面虚拟富于装饰情趣的全新风格。作者娴熟的线条功夫在勾勒五官轮廓上,一改过去女性形象描绘中线条的柔美流畅曲线,而为硬朗劲健之直线折线,配合着充满线条节奏与韵律感的发髻描绘,画家杰出的线描功夫仍然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设色工笔人物画,画家亦很小心地控制着色彩的分寸。她在暖灰色的大调子中谨慎地变幻着微妙的色彩,使组合为整体的不同色块构成和而不同的和谐整体。整个画面中几乎没有工笔人物画中习惯的晕染,直线、块面、平面、虚拟、装饰、分割、组合、重构,《远去的苗风》带给我们一种独特全新的工笔人物画视觉享受。

            王锦霞《远去的苗风》不仅在题材选择上,文化意味上取古朴神秘的苗风,精神取向上亦对民族深层精神再挖掘,造型上、技法上、结构上、色彩处理上均与常规工笔画大相迳庭,当然,在画面造型的工整,线描运用的精致,结构组合中的严谨,装饰意味的传达诸方面,又保持着与工笔人物画的密切的联系。

            王锦霞《远去的苗风》这种与工笔人物画若即若离既陌生又新颖的全方位处理,使她的创作受到画界的关注。《远去的苗风》在这次十三届全国美展贵州省初选上获得金奖,是对她的这种艺术尝试的一种充分的肯定。

                                                2019.8.20

                                      成都东山居竹斋 

    林木:

            四川大学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委员,文化部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首届及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终审评委。出版有《论文人画》、《明清文人画新潮》、《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笔墨论》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及美术评论近千篇,著述近千万字,为当代中国美术史论界活跃的学者。

    王锦霞:

            生于江苏镇江,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天津大学博士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学会会员。

            贵州省工笔画学会会长,贵州省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美术馆(贵州省画院)公教部主任,贵州省工笔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现任职于贵州省美术馆(贵州省画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笔人物画既有模式的全面突破 读王锦霞《远去的苗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v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