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文析字漢字冷知识国学与传统文化
两条“洛河”为何近千年基本重名?

两条“洛河”为何近千年基本重名?

作者: 苏漢泽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12:42 被阅读4次

抛开「洛」、「雒」两字的含义,只从文献(即使加上出土文献)的角度去审视两条“洛河”的做法,我认为都有点缘木求鱼。

因为每条河流的最初名字,正常情况都是与河流本身的某种特征相关。而「洛」、「雒」两字虽然都从「各」,但一从「水」,一从「隹」,两字的关联度恐怕高不到哪里去。

「水」字的构形,其实是流动的河流:

「隹」是「鸟」的异体,突出鸟类的翅膀:

要说两字有什么细微差别,也不是《说文》认为的那样,是长短尾的区别,而是翅展与身体比例的差别。翅展比例越高,飞翔能力越强(多为食肉猛禽,非猛禽的,基本都长途迁徙),所以雁雕鹰隼都从隹。雀虽从隹但还从小。

以上看法虽有别于一般看法,但出入不大。因而「洛」、「雒」两字理解的关键在于「各」字:

「各」字最初构形从反止从口,后来才出现与「出」字构形相反的写法:

因此,「各」字最初的构形含义不会是与「出」相反的。若加上方位的话,「各」字的构形就是南边来人在说话。稍后一点出现的加构件彳(双人旁)的写法,我认为其构形为南边远来的人在说话,本义为“客人”。客人总是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所以,「各」字很快延伸出“每个、各自”一类的虚词含义。其构形本义最晚在西周中期就转注为「客」。

所以,「洛」字的构形为河流有客,即河水暴涨,而「雒」字则表示客鸟,也就是候鸟了。

对比两条洛河:

北洛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不均匀程度自上游向下游减小。上游金佛坪,夏季径流最大,6~8月径流占年径流的66.8%,冬季最小(占3.8%)。之所以如此,因为上游的黄土高原区地表水基本不下渗(窑洞因此而来),所以夏季的降雨直接就变成洪水,即使古代植被更丰茂,蓄水能力也不会提高多少。而南洛河上游的情况要好很多,即使现代,森林植被也相当丰茂。

而「雒」为候鸟的话,自然就是查看候鸟的迁徙路径了:

很明显,南洛河下游正是迁徙中线的覆盖区。而北洛河,冬天近乎枯竭的流量,基本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候鸟逗留。

综上,就水文特征来说,如今的南洛河最初为“洛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虽然读音都是luo(源于各)但南洛河最初的读音含义,基本上只能是表示候鸟的「雒」。

西周营建成周(洛邑),因为读音一样,所以出土文献中多以周人熟悉的「洛」表示成周所在的“雒水”。然后才有西汉改洛为雒(改名原因是否真如典籍所载其实有待商榷:刘邦老家沛县属徐州,徐州古彭城,彭城春秋属宋国,而宋为殷商之后),后来曹魏时期又改雒为洛。此后就有点洛雒不分了。

所以,如今的北洛河,古称洛河;如今的南洛河,古称雒河。二者原本并不重名。后来关中衰落,读书人对于河图洛书的发源地“河洛”逐渐定位于伊雒河谷。于是雒河就长期被改名为洛河了。

当然,从甲金文「雒」字晚出看,以上南洛河古称“雒”的可能性有待商榷。所以还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伊洛河本来只称为“伊水”。因为西周称其北支流为洛水,所以后来“伊水”缩小为南支流。

相关文章

  • 两条“洛河”为何近千年基本重名?

    抛开「洛」、「雒」两字的含义,只从文献(即使加上出土文献)的角度去审视两条“洛河”的做法,我认为都有点缘木求鱼。 ...

  • 《楚乔传》的结局才是我的前半生

    ​​​一、风云令之彼岸花,究竟为何物? 二、洛河究竟被谁所害? 三、燕北圣人乌道涯与洛河,仲羽是什么关系? 四、楚...

  • 【喜阅说写•家乡美】(10)7.6班 李泽一

    洛河记 曲曲折折的洛河从西向东穿城而过,清新空气飘洒在洛河上空。 洛河是...

  • 《洛河》

    梦中, 我是你的, 当我走到你的面前, 我仍是你的, 你以你博爱的心把我占有, 却从不给予我施以恩惠。 你举着灯,...

  • 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有一个既霸气又准确的称号——“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千年帝...

  • 洛河人家(5)

    ​渭河第一大支流,近千里洛河之水源头第一城卧牛城,是坐落在头道川最西端的一座古城。城下的潺潺细流是洛河的源头。此古...

  • 重名

  • 重名

    老徐的两个儿子 先后出了国门 都成功地绿了 变为外籍华人 小的还娶了碧眼金发 生了个漂亮孙女 很优秀 是典型的杂交...

  • 重名

    今日出去办储蓄卡,填了资料,银行人员在机器上就开始操作起来,谁知第一步就没通过,机器显示我没有办卡的条件。我一懵啊...

  • 重名

    文:啡哥 我知道我明天可能没空写,那就先写写关于重名这件事 这几天,好像遇到好几件重名的事情。 家庭群里(我们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条“洛河”为何近千年基本重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z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