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一定有行为吗?
未必
有行为,一定有认知吗?
也未必
(一)
什么是认知不协调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行合一”,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行为。
所谓的认知不协调就是认知和行为不一致,也就是知行不合一。
我们平常说的“说一套做一套”就是一种认知不协调。
(二)
有“知”不一定有“行”
比如,抽烟🚬这事,想必所有抽烟的人都应该知道它对身体有害,可他们仍旧乐此不疲的抽着。
比如,熬夜来说,我们都知道熬夜有伤身体,并且我们也常常会说“从今天起,我不熬夜了”,可现实往往是不断打自己的脸。
比如,珍惜时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可很多人的大量时间被游戏、抖音、电影、新闻等给碎片化。
...
(三)
为什么会有认知不协调?
心理学认为:认知不协调是人固有的天性。
认知是我们大脑理性的一面,而人的很多行为有时候并不是理性决策出来的,而是受环境的影响后,情绪化决策出来的。
神经生理学有一个概念“窄化效应”,就是偏好出了问题,只关注某个时刻某一个点的偏好。简单点说,就是“脑袋发热”。而内在原因是我们体内分泌了一些化学物质(称为“体内因素”),这些物质所导致的行为“驱动力”,九匹马都拉不住。这个拉不住,就让他在这个时间点上表现出了违背常理的行为。
比如,抽烟的人都知道抽烟对身体有害,戒烟有利于健康,可为什么戒不掉呢?戒了又要复吸呢?这就是“窄化效应”。因为在复吸的那一刻,吸烟这件事他看得格外重要,那一根烟对他的效用格外大。
所以,当自己有“认知不协调”的行为时,不要过于自责,那不完全是你的错。
(四)
改变行为可以改变认知
行为改变认知我们有时会说“他不会这样做是因为没有认知”,所以我们需要去改变他的认知。
但,有时候我们直接去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是很难的。
一方面,人往往都不大愿意被强加一个思想,感觉自己不如别人;
一方面,这个认知超出了被接受者的理解范畴,比如你跟一个三岁小孩子讲道理,往往这个道理他是听不懂的。
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去改变认知
大学者阿伦森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喜好某件事情,你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情,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也就是说,改变一个人不仅要考虑怎么改变他的观念,也可以考虑先改变他的行为,特别是让他跟你一起完成某个行动,说不定完成行动以后他会更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记得有一年春节假期,我和我三岁的侄子玩耍,我想教他懂礼貌,我跟他说“小朋友要学会懂礼貌,别人给你东西时,你要说谢谢,好吗?”他说好,于是我过了几分钟拿一个他喜欢吃的东西给他,期待着他说谢谢,结果他什么都没说。我感觉这样教他不行,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刻意的练习,准备了多个他喜欢的东西,每次给他之前,都要他说谢谢,而且会反问他:“别人给你东西时,你要说什么?”,他回答说谢谢,然后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真棒。
接下来,我让他妈给他一个他喜欢的东西,结果他立马说了声谢谢。然后,他妈让他给妈妈一个东西,他给了一个,然后还知道跟他妈妈说,“你要说谢谢”。
其实,就是这个反复的行为让他有了“懂礼貌说谢谢的认知”。
知识点:
1.认知不协调是人固有的天性
2.有“知”不一定有“行”
3.改变行为可以改变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