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歧木子
一人即一国,主体降生于外部陌异之界域,要与之抗衡则需自建主权。个体与国体,在概念上皆拥有体之共性,故而,我以国体之庄严为喻,构筑主体之格位。这是抽象性的宏观方略,至于细致布局则需结合主体特性。
内在—外在|外部,这是主体之构筑框架。内在对内,是主体的根本特性结构,外在对外,是主体与主体或者客体的关系结构,而外部,就是主体之外的界域了。
一个主体必要具备四项主权,是为:
军权—肌肉—武装,
财权—气血—资源,
政权—经络—组织,
神权—骨骼—秩序。
而四项主权所做的行动又有两种性质,建设性(生本能),或者斗争性(死本能)。
下为逐条论述:
军权,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武装力量的作用是镇压内在暴动,以及威慑外在主体,解决外部危机之用。侵略扩张则会带来两种后果,主体的失控,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失衡,或者主体被体系同化为符号,主体要拥有为自己而用的武装力量,否则主权则无从提起。至于掠夺资源之类的,则需要看具体情况。不过,整体上看和平的收益高于战争。
财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资源,行动就无从谈起,而资源分为三大类,信息,质料,能源。主体依靠资源进行建设性或者斗争性行动,生产建设,耗费斗争,皆依赖于资源。
政权,组织调度,是对于主体所在领及其所有物的支配调度权,没有自己的政权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劳动斗争之所获,若被体系接管那就是客体化的趋势。
神权,是主体存在之意义导向,是行动的纲领,是目的,是最高的价值,政权如手段,神权如目的,若忽视这一点那么人就不是在为人的生活而行动,而只是因为生存需求以及欲望导向在行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是大写的人所需要的品质。
框架,主权,行动,前两者论述得差不多了。该论行动了。
在主体的框架与主权之前,主体首先需要存在,而存在需要占据空间,也就是说,主体要获得自己的领域。如狮虎之领地一般,主体要于内在构筑独属于自体的领域,此中是内政,此外是外交。内在—外在—外部,这是构筑程式。人不可有傲气,但必要有傲骨。傲气是外在的,维系于外部体系位置,傲骨是内在的,自立于内在自体格位,是为主体人格。
行动在两方面,知与行,须多加实验,方可造就工程事业,须多加斗争,方可解决危机威胁。
(有备无患的声明:禁止转载,禁止抄袭,违法必究。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