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中讲到,人类进入第一反抗期,就是任性。任性是为了扩大自我,强化自我,彰显自我。
作为家长,在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要什么都不轻易满足孩子,我们看似孩子听话了,孩子乖巧懂事了,看似按照家长的意愿发展,但是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孩子的“自我”没了。一个孩子当他没有了“自我”,长大以后就没主见,就不自信,所以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处在自我中心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不断地强调自我,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我要怎么样,但有些家长会把这一成长时期的规律看成孩子自私、任性的表现,强制教育,如做人要懂礼貌,不能自私,孔融让梨等一切教育理论全用上,生怕自己的孩子未来被人说是没教养的人。
而实际上这段时期是孩子自我形成时期,一味地打击可能对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观念造成影响。
这就是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时候任性一些,长大了有主见,而那些从小被家长教育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的孩子,长大后生存能力却很弱。
正应了那句话:“淘小子出好的,淘姑娘出巧的。”
正确的方法是宽容、赞许和尊重,尽量放大孩子的自我,甚至要达到有一点点自私的程度。一味地约束教育可能只会打击成功,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还听不进去道理,道德观还未形成;还要群育,多接触其他孩子,让孩子们检验、评价、强化、塑造自我。
有些家长会有疑问,要什么给什么,难道孩子要月亮也给吗?给啊!
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孩子哭着喊着要天上的月亮,聪明的妈妈拿起白纸,三下五除二就画了个月亮,还涂上漂亮的颜色,“给,儿子,月亮来了”。儿子一看,高兴极了。事实上他是真的要月亮吗?不是,他是在试验,看他说得算不算。
所以,家长一定要用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需求。
其实有时候孩子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可能很多家长会说,这个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这不上天了吗?自我中心不就膨胀了吗?不就自私了吗?
的确,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他们会变本加厉,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中心会膨胀,但是,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幼儿阶段时期让孩子的自我先形成,这是当下最关键、最重要的,以后的事情,会有以后的教导方法。
只有我们尽量满足他,让他建立起自我中心,长大后他才自信、自尊、自爱,自我价值感才会增强。
孩子3~6岁,是培养孩子自我中心的最佳时机,家长需要觉察到这些,能够认识到这些。在这个过程中,刻意地去建立、完善孩子的自我中心,那么孩子将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就毫无问题。如果家长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必须要听话,一定要听我的,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不然孩子就不乖不懂事,那就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中心。
我们提倡家长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让他先形成自我中心,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后,家长在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上,绝对不能没有底线,一味放纵,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
家教箴言
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重视“听话”和“顺从”,殊不知家长只注意了“听话”,却忽略了孩子个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幼儿的独立性不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