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读书学习,除了没有功利性的心境修养慢慢的生活方式,也得注重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性指导实践行动。有了前面的一二三——事儿上做、理儿上通、心上为主,说明了三者一体推进才是全面的改过的具体过程的实操性。是的,联系第二部分最初的“三心”,也就是我私自小结命名的改过心法——有耻心、有畏心、有勇心,这是属于前提基础的基本心法,答题相当于现代相关的“治未病”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此而已。
与现在的加在一起,才是比较完整的“最上者治心”。也就是我们得承认,改过最高明的是“修心”也就是修身养性了。接下来是完整的论证过程——如果为人处世的心地清净,纵使我们也有邪念杂念产生并涌起的时候,但是启动就会心有察觉,然后就是自动的消除邪念根本上也就杜绝了犯错误了;要是做不到心地清净,能就得是学会在摆事实讲道理上下功夫,道理自己脑子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也不会轻易犯下什么错误。若是做不到上面的一层境界,退而求其次,那就得至少能够在事情落实上加把劲努努力。发现错误、有了错误就竭尽全力改正,又有了再改……尽可能地做得到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如果说有能力实现第一种是上等的修心治心行动执行力,而且能够兼顾得到后续的两种普通心法,共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那就好了。这才是前面所说的改正过错的标本兼治、内外兼修,也才是最好法子了;另一方面,如果只是顽固不化地执着于下等的方式方法,对上等的心法不加以研究执行落实,也就是了凡先生所说的愚蠢拙劣了。
读书学习渐渐引发反思深思,个人窃以为不错不错、委实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