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2.37】圣人的标准

【中庸2.37】圣人的标准

作者: 丁东华 | 来源:发表于2021-09-24 08:39 被阅读0次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叡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法强刚毅足以有别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添置索福,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译文】

唯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足以监临下民;宽裕温柔,足以包容天下,精神奋发,刚强坚毅,足以操持决断国政,仪态端庄,秉心中正,足以敬业敬贤,文字条理缜密明察,足以辨别是非曲直。圣人之德广博深沉,而随时出现于外,广博的如同天空,深沉的如同潭水。每当有所表现,人民没有不崇敬的;说话,人民没有不信服的,行事,人民没有不欣悦的。因此,他的名声洋溢于中国,传播到南蛮北狄。凡是车船能到的地方,人力能通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承载的地方,日月所照临的地方,霜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尊崇他,不爱戴他的。所以说,圣人之德可以与天相配。

【体悟】

智、宽、勇、正、明

这是圣人的标准,我们去接近他去做。

智:智慧,包含书本上的经验和人生的道理,书要读的多,每年不低于100本,路要走的远,要多勇于尝试不同的领域,每年都要给几个方向领域去探索。这样的理才不偏颇,才叫智慧。

宽:宽就是恕道,一个人责人太严的时候,往往是对自己更高要求的时候,这时候要反过来要求,责己要严,对人要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合理引导,循序渐进。

勇:勇不是匹夫之猛,勇是担当,当需要承担未知风险,需要去探索无人地带的时候,需要终极的勇毅,这个时候才是一个人升华蜕变的时候。

正:是中的意思,中是不执两端,对人尊敬,做事敬畏,行中庸之道。

明:明是察的意思,事情如果发生了,就不要稀里糊涂过去,否则,下次还会发生。要探明事情的根源,解决他,日行一善,日纠一错。

能完全做到的,就接近于圣人了。

相关文章

  • 【中庸2.37】圣人的标准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叡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法强刚毅足以有别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 圣人礼法—道中庸

    中庸,通俗来讲就是不偏不倚,始终把握最合适的度,成语过犹不及用来解释中庸最为合适。 领导最为重要的品质便是中庸,最...

  • 忌惮🥚

    中庸的第二章用了孔圣人的一句话来阐述中庸是君子人生准则。通过小人反中庸来指明到底何为中庸。反中庸即是无忌惮。读书读...

  • 中庸

    “庶几”是差不多、大概的意思。“庶几中庸”差不多就中庸了,就近乎中庸之道的标准了。 “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非常重...

  • 国学《中庸》课程简介

    国学《四书•中庸》课程简介 “中庸”是指儒家所倡导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论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 《中庸》中的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

    要想对这一话题进行陈述,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中庸》中的圣人境界何以可能? 常人如何才能达到圣人境界? 不能达...

  • 贵州茶资源:做茶叶的中庸之道

    中国儒家提倡中庸的道德标准,要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中正平和、持之以恒。在做茶方面,其实也应该提倡中庸之道。 做中庸...

  • 读《传习录》第二十八天-黄省曾录(3)

    二十五、什么是真孝?什么是大慈?圣人有圣人的标准,圣人的标准,不能低于学士的常礼,又不混同于百姓的习俗,他们依从的...

  • 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21天功课模板: 全球智慧共享论坛教育篇兰州站- 魏霞21天赏识新活法【第_4_天】 [爱心]心安:你是谁?你是月...

  • 【觉悟传统文化《中庸》兴时态】

    【觉悟传统文化《中庸》兴时态】 一、觉悟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是儒家的道德标准。阐述待人接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2.37】圣人的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pn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