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中的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

《中庸》中的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

作者: 抱朴讲堂泽溪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1:40 被阅读0次

    要想对这一话题进行陈述,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中庸》中的圣人境界何以可能?

    常人如何才能达到圣人境界?

    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有何意义?

    明确了这三个问题,对于我们想了解的《中庸》中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便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圣人及圣人境界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中庸》中提到圣人是如何出现的,才能去分析圣人的境界。《中庸》中圣人的形象多以舜为例: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中庸》对舜的评价极高,直接将其评价为圣人。对于舜一类的圣人是如何产生的,《中庸》开篇明义:

    天命之谓性。

    圣人禀赋先天的德性而生,并且使先天的德性能够施展,这是圣人难得可贵的地方。对于常人来说,常人的道德本体和圣人如出一辙,但对于为何没有出现普遍的皆圣人的情况,《中庸》同样进行了思考,那就是: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此处的所讲的“知之”便是知天命之性,也即是知晓道德本性。虽然《中庸》将天命之性赋予道德形上学的意义,但是人们对这一天命之性的感知并不具有普遍性,只有那些天生便能感知德性并施展德性的人才被称为圣人,对于圣人所展现的境界便是圣人境界,比如: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此处又存在一个问题:人们为何会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区别?《中庸》没有明确解答,一千年后的宋明理学家们认为是气禀的不同。但是气禀的不同并不是儒家所关注的焦点,相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气禀对自身的影响降到最低使自己的道德本性展现出来,才是儒家所传达的人生意义。

    二.圣人境界何以可能

    成为圣人的路径并没有被天生便能感知道德本性的人所断垄,因为既然圣人与常人均有先天的道德本性,那么常人达到圣人境界便具有理论上的必然性。但众所周知,理论上的必然性并不代表普遍的现实性。古往今来被人们所称颂的圣人屈指可数,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常人则难以计数,这一现实彰显着成圣的可能性之艰难。针对圣贤难成的情况,《中庸》中讲: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这段话意味着人之全体(圣人或常人)不管是以何种状态、以何种方式使其道德本性显现,均是天命使然。但是《中庸》虽然对圣人进行称赞,但是也承认了圣人的局限性: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中庸之道极广大而致精微,圣人也难免有所不察。但是这并不是对于圣人的贬低,而是在于突出个体对道德本体的探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就算是愚笨的人也有道德本体,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天命之性施展开来,愚笨的人也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努力使理论上的必然性转化为现实中的可能性是《中庸》一直在坚持的观点,换句话说,《中庸》是以儒家的价值意识来做的本体工夫,对抽象的道德形上学的效用从现实的角度提出可行的方式来向道德本体进行回归、靠拢。

    对于如何向道德本体进行回归,《中庸》一书既有现实的指导原则,又有现实的举例论证。前者有如慎独、诚意、中和、素位、教化等,后者则以舜、文武、周公等为例。其中慎独、诚意是《中庸》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对于人之全体具有普遍性(其他原则同样具有普遍性)。

    三.对人生价值的传达

    针对以上梳理我们可以知道,《中庸》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将个体的天命之性展现出来,天既已赋予个体应有的行为方向,那就不要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使其迷失。天命之性也并没有将这一行为方向进行狭隘的限制,而是在对万事万物进行包容的基础上给予一根本性的引导。《中庸》上讲: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这两段文字是对中庸之道最好的阐述。以一种开放而包容万事万物的态度践行中庸之道是《中庸》所传达的观点,圣人作为最能体会中庸之道的人群,也最能贯彻天地之道正德、利用、厚生的精神。

    对此,从《中庸》的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已经明白,即作为个体,以天命之性的感知为前提,对天命之性进行实践是重点。对天命之性进行实践的体现便是对圣人境界的追求,对道德本体的追求未免会因其难以感知而动摇,但对圣人及圣人境界的追求则是可见而有方法可循。

    原创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

    原文:殷亭亭《中庸》中的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

    编辑:泽溪

    如果对文中的观点有不同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中的圣人境界所传达的人生价值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i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