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如下棋,走一步,看三步
有家长问我:“孩子学会了举手,特别喜欢举手,但是如果老师不叫他,或者回答错,就会特别受挫而引发情绪,说教过很多次了,但是没有什么用。”
借着这个问题,我想提醒小龄家长。在教自闭娃一个新的行为的时候,是需要多想几步的。
记得几年前,我教儿子“红灯停,绿灯行”。结果有一次我们过马路走到一半灯变红了。他死活不肯走,我硬拉到路边,他情绪就来了,他特不能理解:不是红灯停吗,为什么还要走呢??然后为这个事情纠结了一个多小时,当下解释之后,似乎明白了,但是过不了2分钟,又开始反复纠结这个问题。所以后来,我就知道教什么就得教透了。怎么说呢,规则是死的,实际应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的娃本来就有一根筋的特质,如果能够在教导时候,做到了前因控制,那么就不会等到情况出来再做救火处理那么被动了。
我在因着孩子的问题进入这个领域之前是IT职业,俗称“程序猿”,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常觉得就好像编程一样,要预先想到尽量多的可能,然后教给孩子如何应对,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宕机”情况出现。举几个例子:
1、教孩子懂得听上下课铃声,就得想到还要教孩子接受老师是会拖堂的,不是铃声一响就可以下课了,还要听老师的。
2、教孩子按照课程表预备书本,还要教孩子学校里面经常会临时调课。
这些都是我在儿子入学前一年作为技能目标列入教学计划(IEP)的。
还有一个例子,我在新家长小组课上经常讲起,幼儿园中班时,老师通知周五春游,儿子那个期待啊,那天早上六点半就自己醒了起床了,很可惜那天因为下大雨,当天春游取消,当下情绪就不好了,安抚很久才消停。当然了,幼儿园同班的nt孩子也有闹情绪的。
很多情绪是因为期待和预期不符合,自闭症孩子也不例外,当我们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教导他如何应对后,他们便能较好的适应和处理。
所以,后来每逢同类的事情,我都会做预告,例如我承诺周末带他去哪儿哪儿玩,我都会加一句:“可是如果下雨呢,我们就不去了。” 这样来做预防,效果极佳。这就是前因控制的奇效。
现在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那么现在,预防没做好,行为已经出来了,如何处理呢。因为提问者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行为ABC记录,所以我只能做比较粗糙的答复。
首先,做技能不足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在情绪控制方面有所欠缺,老师不叫自己,或者叫了但没有答对,都会引发情绪问题,所以我们的flag就容易立了:
第一,是接受老师叫其他孩子,
第二,能接受自己答错 ,
第三,能够以合宜的方式疏解自己的情绪 。
这些都是从替代行为的角度去做技能补足。要达成这些目标,如果你懂得基础的ABA操作,那便会事半功倍。建立奖惩制度,逐步塑造我们要的正向行为,这是对行为本身的教导。
其次,这个孩子非常在意老师给予的注意力,若他情绪爆发,要避免给予过多的注意力,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避免错误强化了问题行为。这是对行为结果的控制。
最后,其实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思考,我们是否可以预防这个行为出现,例如,请老师暂时配合一下,多点名这个孩子,另外可以请影子老师提示这个孩子正确答案,这样便不会答错而受挫。显然,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只是在教导正向替代行为的过程中的,减少直接和发脾气的行为冲突。最好的预防,是在行为从未发生前,正如题目,教学如下棋,走一步,看三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