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亭送别
许浑①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省)。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历任当涂、太平令,监察御史,润州司马等职。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丁卯集》。善作近体诗,字句格律,以五七律居多。其诗句法工整,平仄别具一格,世称“丁卯体”。
名家点评
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刘学锴)
赏析
谢亭,即宣城北面的谢公亭,建于南齐诗人谢灵运任宣城太守时,为著名的送别之地。本诗即写诗人谢亭送别友人之景。首句“劳歌一曲解行舟”紧扣“送别”题旨。古人送别常常唱歌送行,这里的“劳歌”是送客时唱的歌。“劳歌一曲”便解开缆绳让木舟离去,可见离别之匆匆与无奈。
第二句“红叶青山水急流”写江上景色。因为时值深秋,两岸青山的枫叶已经变红,呈现出一幅色彩浓烈的秋日山水图。这种景色似乎与离愁别绪并不相谐。但诗人正是以乐景写哀情,凸显离别的忧伤。“水急流”看似是说水,其实是在说友人所乘木舟的急。诗人看着友人越来越远,伤感随之越浓。
在友人乘舟远行后,诗人喝了点酒,有些醉意,便在谢公亭休息。等到清醒过来时,已是夕阳西下。“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空下起了雨。放眼望去,一片茫茫,青山红叶被蒙蒙雨雾包裹,暮色沉沉,而朋友的船早就不见了踪影。这样的描写流露出诗人的淡淡惆怅。在这种愁绪之中,诗人只能黯然地在风雨之中,走下西楼。
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离愁,而是用景色的转换来表达自己的愁绪。风雨萧瑟正是诗人心绪的写照,含蓄委婉,更具感染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