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足不出户休养身体,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没接触事也没接触人,感觉自己的思维枯竭了,日更简书有点勉为其难。当然,达到平台要求的一百字以上很容易。但,我在日更满100天之后给自己提高了一点点门坎:每篇500字以上。其实当初是想提到800字以上的(学生作文字数要求),幸亏还自我放宽了一下。这不,现在500字于我而言就感到压力了。
没主题就在简书里浏览,企图找点灵感,发现不少简友坚持日更一段时间后都有放弃的想法,大部分觉得舍弃了可惜,担心没有约束后会放弃写作,在自我回顾和反省中找到了坚持的收获和意义。也有少部分人觉得放弃日更后身心轻松,反而容易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我该如何选择?
继续坚持日更!看着日渐增长的篇目和字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于我而言,这既是自信心的积累,也是对坚持做事的鞭策。当自责虚度光阴时,看到两年码了近十五万字的文章,满足感油然而生。自责只会让人能量降低,而摆在那儿的成果,会让我在颓废时心头一振:"看这,你都做到了哟!"如一股清泉入心,一扫阴霾,信心倍增。
要求必须要有。在自己能力欠佳时,给自己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任务,如果还是随心所欲,可能会为了日更而敷衍了事。这几天在读《诗经里的那些情事》,丁立梅写的。五六年前偶然看了她的博客,觉得她的文字像空中飞翔的小鸟,花间舞动的蝴蝶,灵动,轻松,丝滑,欢快!一下子买了她所有的作品集,才知道她的不少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题。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让她回想到故乡和屋后的小河,河边洗碗用食物碎屑引鱼入篓…"故乡的记忆,原是经不得碰触的,稍稍一碰触,就会排山倒海而来,直至把人淹没。"六七十年代长大的孩子,哪个没有几箩筐摸鱼趴虾、拣柴掏鸟蛋的记忆?可我咋写不出人家的活色生香、身临其境呢?因为要写,所以细读,慢读。
记录似水流年可追忆。夏天游新疆,写了八篇游记,一天一篇记录所见所闻,如今重读,如再走一遍。时隔半年,如果没有这些文字,记忆怕是模糊一片了吧?没了手机的心理历程和反思、新冠中招后的病程记录,于身心于经验都给自己留下了可借鉴的资料。
所以,续续写,坚持写,循序渐进,这不,不知不觉800多字了,想当初磨蹭很久才挤出两三百字,这就是进步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