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孩子被打时,父母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孩子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1. 打回去
有一些父母在自家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时,会告诉孩子,一定要“打回去”。
其实,保护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如果仅仅是要求孩子被打时一味打回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容易让孩子崇尚暴力,也可能会导致孩子被他人孤立。
教孩子回击无可厚非,但盲目要求孩子反击,他就会把这种处理方式,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认为凡事都可以武力对人,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格和社交出现问题。
比起直接反击,父母最应该教孩子正确地“打回去”,而不是以暴制暴。
2,不用理会
有的家长认为,“都是孩子,小孩子,不用搭理他。”言外之意,不要太计较。
不可否认,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家长的确不用太较真,因为他们很快就忘了,也会很快就和好。
可若每次被欺负的都是自家孩子呢?还有的家长喜欢“息事宁人”,教孩子躲开这些坏孩子,别起冲突。
可若是躲不开呢?
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只要脱离眼皮底下,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会担心自己的孩子:
能不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会不会被人欺负,被同伴打?
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孩子被打的问题,与其讨论该不该打回去,不如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及不被欺负的气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孩子遭受欺负。
培养孩子拥有不被欺负的气场。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来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比如,让自己的孩子抹掉那些被打的特质!
走路的时候,他撞了你一下,你以为他不是故意的,结果他又撞了一下;
拍皮球的时候,他不是把球抛给你的,而是砸在你的身上;
排队的时候,他突然插在你的前面,还狠狠地瞪了你一眼;
做游戏的时候,他不让你参加,还很凶地说“我讨厌你,不想跟你一起玩儿”;
孩子被欺负,父母的一句“忍一忍”或者是“打回去”都不能让孩子安心。重要的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其实,父母的支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安全感,还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保护自己的决心。这样,孩子才会拥有的底气。
最后,希望所有的父母在孩子被欺负时,能冷静下来,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不过度保护,也不敷衍了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