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人名,熟悉的典故,听来却有不一样的精神洗刷之感。
只因这一切源于余秋雨先生沁人心脾的发心。
他要为中国人,现在的中国人打包一副文化精华小礼包,轻装上阵却满囊经典的去创新属于这时代的文化延脉。
我喜欢这样淡淡而且怡人的发愿。
想来,我中华文明的文化历史发展便如樊登先生述说的,始终围绕诸子百家,历朝历代始终在这里面打圈。
便是在这全中天下无敌,神功盖世也终究只是在这样的圈子里而已,一代代,一朝朝,过犹不及的担来已沉重了。
如今的中国人,返璞归真的崇敬自己的历史,赞颂自己的文明,歌唱这璀璨的华丽。可说的太多了,反越来越像个紧箍咒,会不知觉得束缚精神,傀儡身躯。
反倒余秋雨先生一番中庸,取中间值的延续态的见解发人深省。
我们深信自己有顶天立地的底气,就够了,就足够我们昂首挺胸开拓新世界,启发新文化。
有人也许会可惜这一番优中选优会遗落很多精华。
可所有的精华不都是在言说中华文明吗?
将最深最明晰的烙印刻在心头,时时回味,常常体会,总好过琳琅满目映花眼了索性不去选择吧?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使命,历史交给我们今天的,是让我们以符合中华文化的精神去造福世界,去歌颂世界,而不仅仅只是中国这一块一亩三分地。
以前的中国人只能看到中国自身,现在,世界只在掌心之中而已,我们当顺应潮流,用我们中国人一直敢于敢把天地换新颜的勤劳、智慧的天赋播撒到全世界。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要先准备好一个金刚钻,这金刚钻定是一块浓缩至极,属于文明精核的精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