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使胸有锦绣,让心容万川;让自己不空,使人生不寒。
四十
北宋词人中有贺铸贺方回般英雄气壮与儿女情长并存的着实很少。贺方回性格“人以为近侠”,但也在细腻处颇见真情。
且看悼念亡妻赵氏的《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方回之妻赵氏,为宋宗室济国公赵克彰之女。贺方回五十七岁客居苏州时,赵氏离世。旋赴任外地,一年后重回苏州,写下此首词。词为悼念亡妻,当落眼于“悼”,蕴在“补衣”。整首词景与情交替,人与事交织,赋比兴参酌。似乎没有一个铺垫,起首便设问,何事不同归,无尔万事非。可见哀伤之切。词中句句浸润孤独伤感,直到再一个设问:有谁还能为我挑灯夜补衣呢?一个小小的补衣细节把哀伤推到了最高点。
或许是生活体验之不同,纳兰容若是“当时只道是平常”,而贺方回则是对“补衣”深有铭心,其《问内》诗状写其妻伏暑补冬衣之场景,又《蝶恋花》“心事向人犹勔腼,强来窗下寻针线”,可见贺妻之贤慧,亦见夫妻相濡以沫之情。
《鹧鸪天》词牌名。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改称为《半死桐》,对亡妻思念之情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