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屏如下,以便自我激励。
我非常需要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我过去无形地受习得性无助所控制,如今稍有长进,就产生强烈的愿望,要摆脱厄运,所幸收效甚微,虽是微小,但至少有效。看来读书不是无用,反而能助人以及自助。那些过去或现在或从始至终信仰读书无用论的人,令我当下嗤之以鼻,甚至鄙夷。
我不是一直乐观,但我希望自己始终乐观,我知道这乐观不可以是盲目的,而是要有根有据的,“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此刻,突然想到一个伟大的人物,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受不计其数的世人所瞩目,他是几代人的偶像,有多少人将他比作红太阳,就有多少人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本人没有能够活一万岁,但毋庸置疑的是毛泽东思想和语录能够活千秋万代。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君不见沙场征战苦”,我不见他如何领导革命。
我单知道他爱读书,他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我从中国网找到如下的相关资料——
“毛泽东在延安时号召干部学习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
他以自己的读书实践实现了这个诺言。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许多思想理论既源于他读过的书本,又高于他读过的书本;他不仅能广泛汲纳书本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实践经验,因而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毛泽东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平时喜欢读的《容斋随笔》;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的9月8日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还读了7分钟。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
一九六一年毛泽东在庐山查阅图书。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从读书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是读书的一生。”
你看,一个伟人之所以成就其伟大,不是无来由的。
读过富兰克林的自传,他是一个自控力极强的人,他也提过读书之重要性,…此处不赘述。

午间读报写字课,我给孩子们讲课外书,其中一个孩子强烈建议我讲他的《成语故事》,我讲完另一个女孩子的《三字经》和另一个男孩儿的《一千零一夜》,开始讲他的“大器晚成”,讲曹琰的堂弟晚成的故事,个人很喜欢这个成语,对孩子们或许是一种安慰,对我更是极大的鼓舞,毕竟我至今一事无成,庆幸我虽然一事无成,但还不至于一无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