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你认同吗?“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你认同,我认为那就意味着你的家庭与家族是混沌共生的。
一个女孩,有一天她听说前男友订婚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她有些难过,但是,当在朋友圈看到订婚现场的一张照片时,她突然觉得自己可以祝福前男友和那个女孩了。这样听来,她真是善良,对吗?但我和她深聊下去后才发现,她是在祝福自己。准确地说,她是在庆幸,幸亏订婚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因为,她在朋友圈看到的那这张照片让她有些惧怕。惧怕什么呢?照片上双方重要家人都参加了,这让她想,从此以后,再没有什么事是两个年轻人自己的事了。他们所有重大的事情,如结婚、生子和买房等,都需要双方家属,特别是双方父母一致同意才行,否则不得安宁。
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自己家就是这样的。她父母的事,从来都不是他们父母和她这个核心小家庭单独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双方家族都会参与。即便是很小的矛盾也很容易闹得不可开交,就算是和睦相处时,彼此之间也像是一锅浓得化不开的粥。
她从这样的家庭中还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是她的外婆想控制每一个和她相处的人;第二个结论是,奶奶比外婆更进一步,不仅想控制和她直接相处的人,还想控制每一个关系,别人怎么相处,奶奶也要管。
这个女孩所恐惧的,就是在家庭中很容易看到的浆糊逻辑。我从自己多年做心理咨询的经验出发,总结了六条浆糊逻辑:
浆糊逻辑1:
我的事 也是你的事,你的事 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假设你是A,家里还有BCDE四个人,按照这条浆糊逻辑,你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反过来他们也会操心你的事。
你还深深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但你却会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改变别人会很容易。于是,你在操心别人并想让对方改变这一点上,会特别有动力。
浆糊逻辑2:
所有关系,都是我的事。
这一条逻辑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本来,你可以有简单的活法,只去处理和你直接相关的关系AB、AC、AD和AE,至于BCDE间的关系,你尽量不干预。
浆糊逻辑则是,BCDE他们怎么相处,也是我的事。并且,我和谁相处,也是每个人的事。持有这一条浆糊逻辑时,人就没有了隐私感,也必然会陷入口舌中,因为希望所有人能看见自己在所有关系中都是好的,我的好、我的冤屈,你们都该知道,都该为我说话。
我可以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说这种逻辑。我的老家在河北,回老家的时候,我习惯了和村里人聊天的,聊聊家长里短。但慢慢的,我总结出一点,所有人谈的就是一件事:我对B很好,可B对C竟然比对我好,你说说这对吗?
明白这一点后,我就开始回避这类聊天了。这种浆糊逻辑,是家庭关系总是一团浆糊的关键所在,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那个最想管事的人,常常正是各种冲突的根源,因为他搅进了所有关系,因此制造了大量的问题。
浆糊逻辑3:
你们=你,我们=我。
这种逻辑就是你家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你都要负责;你让我不快,我找你全家麻烦。
例如,媳妇和婆婆起冲突,要找老公麻烦;老公和媳妇发生冲突,也要找父母。总是在“告状”中,事情因此很容易闹大。这种简单思维,其实是没有分化出“我”和“你”,更没有分化出“我”和“我们”、“你”和“你们”的区别。
我认识一位法官,他对我说,他认为九成离婚案是父母逼孩子离的。我也知道很多类似的事件,根源就是闹事的父母,没有将小两口的家庭视为一个独立的家庭,而仍然将自己与孩子视为“我们”,将孩子的伴侣和父母视为“你们”。我的一位男性来访者,想和妻子离婚时,有了巨大的担心。他告诉我说,他和妻子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他们双方的家族在当地很有影响,整体上两家关系不错。当地是非常重传统的,如果他们俩离婚,只怕会导致两个家族成为仇敌,甚至会走到断绝关系的份上。可以说,他们小两口不能处理“我”和“你”的事,而是得先去思考双方家族构成的“我们”和“你们”。
这条浆糊逻辑,会严重影响核心家庭的幸福。
核心家庭,也叫再生家庭(family of procreation),相对于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这个概念,是指我们成年后所成立的家庭,原生家庭会影响或决定核心家庭。太多家庭中,虽然两个人结婚了,但仍然将“我”视为“我们”,也就是原生家庭的一员,而将伴侣视为“我们”之外的外人。
例如两口子因为家人吵架,即便是家人做错了,我们也常会听到这样的辩护:他们是我的家人啊!可见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他们和我构成了“我们”,我们是一体的,其他人都是“你们”。而这样的辩护,是将自己的伴侣推向了对立面。
这一点上会有性别差异。男人容易将母亲与家人视为自己人,而将妻子视为外人。但是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女人没有可以后退的娘家,所以难以和自己原生家庭还保持着“我们”的感知。直到生了孩子,才与自己孩子构成了“我们”。
浆糊逻辑4:
把二元关系中的问题归咎于对方,也就是“你”。
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我过得不好,是因为“你”。
例如,太多人面临离婚时,会说因为对方不够好,没有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生活或者幸福。事实上,以我的了解,这常常都是归咎而已。很多时候,即使换一个他们理想中的完美伴侣,他们仍然感受不到幸福和满足。
浆糊逻辑5:
把二元关系里的问题,归咎于“他”。
这个很容易理解,A和B之间出了问题,归咎到C身上。这是为了捍卫自己和重要客体,于是要把“我”和“你”的关系中的问题,都归咎给“他”这个第三者。
这种情况在三角恋中很常见,我们常会看到有女性遇到丈夫出轨,首先想到的不是攻击丈夫,而是把怒火倾倒给插足他们关系的第三者。
浆糊逻辑6:绕弯沟通
A对B不满,不和B直接说,而是说给C听,让C告诉B。
北大学者吴飞,在他的社会学经典著作《浮生取义》中,写过多个这类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父亲想让儿子给他修房子,但不和孩子直说,而是在另一个人面前怪孩子不给自己修房子。以这种方式,他想让这个人去跟孩子说,你爸想让你给他修房子。但儿子对父亲这种方式很厌烦,没理会,结果这位父亲就闹起了自杀。
吴飞喜欢使用“道德资本”这个术语来解释这些现象,意思是,如果这位父亲主动去和孩子说,希望孩子为自己修房子,那就消耗了自己的道德资本,这样和孩子的关系,就会失去一些道德优越感。从心理学看,这位父亲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在二元关系中表达渴望或者不满,张力太大,而且个性不成熟的人,通常要表达的会是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
2、A直接找B谈,容易有无能感和羞耻感;
3、因为不是“我”直接说给“你”的,所以我不用为这件事负责。这样一来,不管你是拒绝还是答应,我的情绪体验都会弱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浆糊逻辑整体上会有这样的作用:把事情的焦点,从个体身上拿开,也不聚焦在我和你的二元关系中,而是编织进复杂的关系中,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真像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当我们把事情的焦点再还原到二元关系,甚至聚焦在个体身上时,你会发现,事情会变得清晰简单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