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组诗写九首,实在让人费心思。
一首两首言语绝,绞尽脑汁无口辞。
没有写处如何写,九首诗歌广涉及。
形色却无雷同感,仙风傲骨神态异。
若非作者本事大,十年成篇不容易。
启迪清人攀高峰,张问陶诗是双璧。
《红楼梦》里众姊妹,限韵由此得启示。
组诗写得如此好,高启确实高起始。
这里只赏第一首,不由读者不入迷。
“琼姿只合在瑶台”,探究来处有谁知。
“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
得于韩冕之精华,下笔称梅是“琼姿”。
仙人自有仙人所,“瑶台”本属是原籍。
“谁向江南处处栽”,振聋发聩而提疑。
是谁移到凡间来,选择江南而种植。
不提岭北说江南,作者江南大才子。
称道梅花含自我,不须修辞也喻比。
“雪满山中高士卧”,以雪为友洁亦齐。
不落他人傲冰雪,隐士风采最合宜。
“山中高士”居山中,功名利禄我远离。
“月明林下美人来”,以鹤为子梅作妻。
风度堪比林和靖,妻美月华赠缟衣。
神情散朗谢道蕴,款款而来神离迷。
随风拂面清香发,至圣至洁至超逸。
不争天下第一春,至闲至静至和怡。
“寒依疏影萧萧竹”,岁寒三友真君子,
竿竿翠竹傍梅花,风声萧萧可相依。
恪守清寒不独我,还赏梅花圣洁你。
“春掩残香漠漠苔”,山间青苔含情意。
敬重梅花脉脉香,留住芳馨莫染泥。
仰慕爱慕更羡慕,梅魂融入我躯体。
以其他物来烘托,梅神体味更细腻。
“自去何郎无好咏”,足见作者之傲气。
何逊故去近千年,写梅作家难数计。
为何却说“无好咏”,难道真是无好诗。
非也非也断非也,笔法抑人而扬己。
领会诗意莫穿凿,意会方可得灵犀。
顺笔替花诉冤情,也是行文之曲笔。
“东风愁寂几回开”,梅开无人来赏析。
山中梅花历寒风,没有骚客寄情思。
由此而说梅“愁寂”,有所寄托也可以。
高启原本高尚人,少有知心以为奇。
当年皇帝曾垂赏,尚书官小坐西席。
公侯将相不是我,何不甩手事耕犂。
不惑有此深思品,傲赋梅花作组诗。
其他篇章多名句,挂一漏万只略提。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读罢九首更陶醉。口不食肉香咪咪。
我于梦中常癔语,吟咏高启梅花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