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说心里话,我是不想写这篇文章。因为有奉承领导之嫌,说直白一点,就是有“舔”领导的意思。但又说不过心!想想咱五十六七的年龄了,已到拔蔓的时候,老鼠尾巴打几十棒槌也发粗变胖不到哪里;再就是这个故事不是采访得来的,而是在吃饭中闲聊时听到的,是他无意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更不是我杜撰的,而是亲眼所见,真有其事。索性把他写出来,也算是对扶贫工作尽绵薄之力吧!
原技师院学院院长,现文化局党组第一书记郭学功,是我的老熟人,比我年小几岁。相识多年了,可能因为同姓吧,未到文化局时,我和他常常以“一家子”相称。为了父亲理发方便,他专门给父亲买了一把推子。每当父亲的头发长长了,他总是亲自给父亲理发,不愧为一位孝子。扶贫工作开始了,当时他们单位负责汉薛镇贤友村的扶贫工作。几次入户后,他发现有些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为了省钱,头发长的很长不去理发。便从家里把给父亲买的推子,带在身边放在车上。每到一个贫困户家中。先看家里环境卫生,再看家庭成员的头发长短,然后拿出推子,亲自给他们理发。前几天在杨蓬村,看到群里发的他给贫困户理发照片。我还认为是借谁的推子在“作秀”。今天一个闲聊才知道,这把推子在他车上已放了两年。并且说了一句让我心动的一句话:把对父母的孝心用在扶贫工作中,这活就绝对没问题!一句不是豪言壮语的话,一句没有任何装饰的话,一句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的话,道出了扶贫工作的工作真谛。

理发工具推子,现在一般家里很少购买了。头发长了,到理发店花几块钱,连洗带推带吹风,就完事了。为父亲理发方便,他前几年专门为父亲买了一把推子。扶贫工作中,他又拿出来,给贫困户理发。在家里,这把推子是为孝敬父亲;而在扶贫工作中,这把推子是为贫困户服务。同样一件工具,面对不同的人,所起到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却是如此之相近,那就是一一孝心一一爱心!这难道不是他说的把“贫困户当父母一样孝敬”的具体践行吗?
一把推子,表现着一种孝,展示着一种情。对父亲之爱的孝;对贫困户关爱的情。我们逢年过节给贫困户送慰问品,看到卫生不整咱打扫,不能说不尽心,不尽力。但从他的言行中,我才真正认识到,把对父母之爱溶入到扶贫工作中,才是精准扶贫,真心扶贫的最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