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尤同学在《未来简史》中给了这么一个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感觉有点意思。不过我想如果更换一下,或许这个公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具物理普适性:
年轻 = 体验 + 敏感性
昨日晒了两张爹娘照,被怀疑我是充话费送的,因为他俩都显年轻,还有女神说老爹分分钟可以被扑倒,离奔7实在有点远。
其实近看依然是皱纹与白发的,可是,在我看来真正的年轻倒不是林志颖pk郭德纲的皮肉相,不是胶原蛋白和苹果肌,不是腱子肉与人鱼线,不是潮衣潮裤…在单维非平行宇宙的荒芜里,皮囊这物化的东西终究是抵不过时间的,养尊处优固然是舒坦显性的,但有时候大动干戈的保养其实也正是基于某种不舒坦的恐惧,看看曾经的台湾第一美女萧大姐都成啥样了。
靠脸吃饭的戏子当然是希望冻龄的。普通人呢?过年各种聚会po照每个人也都在嘴上恭维、心里打了分。
只是如同应试教育的分数一样,这打分的标准是什么?皮相的年轻如同死记硬背的正确答案,简单固化。直到今天,我才渐渐明白当初为什么就是个不听课不做作业翘课恋爱交白卷檄文无所事事的学渣,其实是因为没有被种植梦想,然后自己找不到内在的意义和兴趣动力。学渣的口头禅是:“又怎样”,没梦想也没皮没脸没心没肺,不愿做套中人却也是个空心人。
所以当我们讨论年轻时,对于皮相还是会说“又怎样?”。把小尤的公式移了来,觉得“体验”和“敏感性”这两个因子可形成更科学的范式。
体验是一个动词,按照E=MC2的公式,体验的质量与速度决定了能量大小。质量是什么?遛孙子?遛儿子?还是遛自己?速度又是什么?十年不变的惯性加速?还是变速、转弯、刹车、漂移?在星际的漫游中,超越时空的是一种叫曲速的速度,简单的说就利用反物质创造出的人工曲力场以超光速航行。再打个比方,就像是我们熟知的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冻龄也好逆龄也好,最重要就是利用体验的动能创造现实扭曲力场,从而超越时空。
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中的最后一句被反复引用和咏诵:
“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年轻因为一直在路上一直体验与创造,永远热泪盈眶就是我们说的敏感性。
对新事物对世界是否还能保持婴儿般的好奇,就是老庄所说的“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情爱也好、工作也好、日常生活也好最大的杀手和老态其实就是麻木不敏感:肌肤之亲如嚼蜡,不敏感到如同左手摸右手;泡脚的热水不敏感到可以烫猪蹄;任何的新鲜事物和玩法都是别人家的、都以老为老以旧为旧为自己画地为牢。
敏感性就是感知性、适应性、弹性和生命的活性。体验和敏感性同为因子,又互为条件互为结果作用于年轻函数。
据说射雕又翻拍了,我一直最关心和钟爱的角色不是傻郭靖和俏黄蓉。而是两个老头:
1、不守世俗常规的黄老邪
2、永远顽皮年轻的老顽童
83版真是百看不厌。
关于年轻,
其实另一个孔老头也早就说了:
“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掌门 艾老师
2017年1月28日年初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