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只有几天了,订好了回老家的票,挑好了送给亲人们的礼物,虽然还来不及打点行装,虽然还有两天才能踏上归程,但是心已在路上了。
“过年了,你回老家吗?”临近年关时,大家彼此问候,常常说起这句话。朋友和熟人中只有极少人是这个城市的土著,大多数人都来自四面八方。过年,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回老家。老家在外省,城市,县城,乡镇,村落,为了抵达它,火车、大巴、汽车、轮船、飞机,每个人奔波数百里、数千里,换乘多种交通工具,无惧人潮汹涌的春运,无惧堵成停车场的高速,无惧拖家带口的疲惫……总是要奔向那个目的地。
1
于我们这些有老家的人而言,纵然在这城市里,有房子,有事业,有朋友,有家人,但还是感觉根儿不在这里,年当然也不在这里。比邻而居的住户,可能住了一两年,都没有打过一个照面,没有过一声问候,怎么能与之分享年的丰盛?天天经过的小区,过年时除了多了几串灯笼,并无别的变化,怎能承载年的欢快?平日里,马路上拥挤的车辆,也已经载着主人,撤回了各自的老家,怎能映衬年的热闹?
城里的年味儿,大概主要是集中商场、饭店,无论是过年,还是传统节日,外来节日,还是民间形成的节日,商家都是最先闻风而动,张灯结彩,音乐欢腾,促销打折,各种宣传,让人觉得只有买买买,才是节日的真谛。
当然,这一座城市,也可能是别人的老家,在这儿有他们儿时的玩乐地,朝思暮想的小吃,心心念念的亲人,我们所陌生的,正是他们所熟悉的,想念的。只不过,我们是这所城市后来者,尚未读懂它的年味儿吧。
2
老家的年是熟悉而欢腾的,是亲切而温暖的。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会冒着被七大姑八大姨拷问的风险,顶着被隔壁张三李四子女攀比的压力,也要千里迢迢赶回去的原因。
老家也在变化,但是相比日新月异城市,它的速度很缓慢。年年相见的车站,还是旧模样,灰白色的房子,光溜溜水泥地,就和年少第一次远行归来时相似。村口的那棵老树,树干已经粗壮了不少,树荫默默一如当年,仿佛一直在等待。小学校虽然已经关闭,但是教学楼还在,它安静地矗立,让人每一次经过,都难免思绪涌动。镇上的点心铺十来年如一日,买着特色点心,那味道总会唤起一些独家记忆。老家的雾还是白色而清新,烟火鞭炮还是会在春节时如约响起,小洋楼取代了白墙黛瓦的老房子,但还是家家有院子,随意能串门……
相比着热衷于速度的城市,老家还留着“从前慢”的痕迹。一年年,我们都在赶着上班,赶着挣钱,赶着买房,赶着生儿育女……赶了一年,或许只有在这里才能让人慢下来,偷得浮生数日闲 。
当然,我们牵挂一个地方,不仅是因为那里的风物山川,更是因为那里的人和事。仅有一地址是不够承载我们一年到头,澎拜如潮的思念的。年年必回老家,更重要的是因为老家的亲人,以及他们亲手烹饪的一饭一蔬。
有亲人在老家等着,这是我们翻越千山万水,星夜兼程奔回老家的最大动力,路途的艰辛,在这个理由面前被彻底抹平。虽然,我们缺席着彼此的生活,却从来少不了牵挂和惦念。这一年一度的相聚,自然不肯错过。也就是这样一年年,他们见证了我们的长大,我们见证他们的白发,年是这一切的分段符,时光就是这样温暖又无情。
爸妈做的饭,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纵然是平常的一菜一汤,只要出自他们之手,都别有滋味,何况是阔别已久?在我们尚未归来时,他们已开始操心或准备我们爱吃的东西,仿佛唯有这些才能慰籍我们漂泊已久的胃。
在老家,更有城里吃不到山野美味,家乡风味。和着露水摘的蔬菜,家人用粮食、青草饲养出来的肥猪嫩羊、鸡鸭鱼兔。这些上好的食材碰上爸妈的看家本领,尚未出锅就满屋子香味,那才是没有人可以抵抗的舌尖诱惑,也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年味。
在老家,还有家族的团圆,一顿美味,一盆炉火,几杯茶,些许干果,伴着家常话。
在老家,还有儿时的伙伴,喊着小名儿,开着玩笑,兴致来了,重温一把童年的游戏。
在老家,还有原野里的芬芳,泥土中的希望,以及正在抵达的春光。
……
一年又一年,只要有老家,只要老家还有亲人在守望,有什么理由不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