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争论不休的善与恶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争论不休的善与恶

作者: 毛石 | 来源:发表于2022-10-16 09:02 被阅读0次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被下至三岁小儿、上至百岁老人所熟知。它向人们传达了人性本善的思想。性善说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来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发善心、做善事都是出自本性。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人提出性善说,当然就会出现性恶说与之相对。从此性善说、性恶说争论不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争论了几千年好像也无法盖棺定论。在“独尊儒术”后,孔子孟子地位不断远超其他诸子,性善说必定占主导。宋儒继将儒学与佛学、道学相融合,提出了理学,更加强调了性善的本质。

    而到了清末民初这个时间,社会发生了动荡,西方思想传入,又出现在类似春秋战国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这时荀子所提出的性恶说在被性善说长期压制后慢慢抬头。被一些文人学者所接受。《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这本书的开篇就介绍了章太炎在戊戌时期的尊荀思想及这种思想的中西学术渊源。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的作者杨琥是位历史学博士,就任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厚黑”二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提出这个说法的李宗吾也是尊荀的,他是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厚黑。他以观察“小儿见了母亲口中的糕饼,自然会取来放在自己口中,在母亲怀中吃东西的时候,见他哥哥来了,自然会用手推他打他”从而得出厚黑结论。呵呵,看来当时性恶说不仅有继承还有发扬。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书中还介绍了夏曾佑在晚清时期的政论想法,包括“荀学”与“秦人之教宗”为近代落后的原因,要以历史的眼光来求变。还有严复和章士钊关于“民约论”的论争……

    作者杨琥表示“细节支撑着大事、要事,从而构成了历史的真实状况。史学中的宏大叙事,只有在细节上真实可靠,才能传至久远”。由此可见作者杨琥的治历态度,重细节研究,以细节支撑事件,这样才稳固牢靠。这本书正文11篇、附录3篇,内容涉及当时思想、经济、生活、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本书作者按照其治史的态度,尽可能多地以档案、书信、日记乃至国内外报刊为支撑,解决了许多史学界关注却未作深入研究的问题。长篇考证发掘出大量沉睡的历史秘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丰富了今人对晚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读过这本书之后,感觉书中充满了浓浓的学术味道,这个味道可比历史爽文等香多了。这本书可令喜欢清末民初这段历史的朋友大快朵颐、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争论不休的善与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ir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