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丛新评论李彦国评介专辑从容小主文学院读书笔记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71——74章)(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71——74章)(

作者: 从心丛新 | 来源:发表于2024-01-21 07:07 被阅读0次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第71章到第74章,它们分别是《愚公挖山不止诞生记》《齐帆齐老师序言》《刘婧小朋友》《小姑娘的83元》。

    第71章到74章,讲的是李彦国的人生中第一本书《愚公挖山不止》出书背后的故事。

    一本书的出版,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的事儿,但李彦国老师《愚公挖山不止》的出版,却是一大群人的事儿。

    一、众人划桨开大船

    李彦国要出书的事儿,首先得到了学校领导及教委领导的支持。脑瓜灵光的刘富海校长,先让李彦国负责《铭记乡愁》的筹划及展演,这个节目还成为涉县旅发大会暨十佳少年表彰大会的压轴戏,这次演出让李彦国老师“唐老鸭掀门帘,露一小脸儿”,着实风光了一回。

    然后,“刘富海几次跟李彦国说把你在简书里写的作文拖出来,作为校本教研的课题,自己学校的电脑就能打印成册。”刘富海校长是个行动派,工作还没做,就把自己的想法报告了教委赵校长。这个“不安分”的赵校长看了简书里李彦国的作文,甩下响当当的一句话:有价值。又去县教育局找懂行的李平义。这下好了,李彦国老师出书的事由一个人的事儿,变成了学校的事儿,又变成了教育局的事儿,最后变成涉县的事儿。

    李彦国老师书里的内容五花八门。“种地写土地情结;赶毛驴就写毛驴感言;改作文了就写孩子的文字;上山刨药材了就写药材缘;上树打黑枣了就写良心枣;夜里住在山上了,又写石板房。”这样的内容实在不好起书名,李彦国老师想了好几天,也没想出个子午卯酉来。

    于是他想到了王金庄的“智多星”树梁哥,树梁哥建议用《阳澄湖离我不远》。他的理由很充分。“蒋坤元是你生命里的贵人,应该在书名里表现出来,同时他的人品,学识,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创业精神,他的文学成就,他的为人处事,博爱善念……他身上显现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每一个读者学习的榜样,用阳澄湖做书名,读者在读你文字的时候,能够看到蒋坤元的影子,你的文字价值自然得到了提升。”

    树梁哥的分析也挺有道理的,但蒋坤元老师看见之后,马上留言否定,并建议:“从小知道太行山愚公挖山不止,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

    李彦国老师看到蒋老师在评论区的留言,一时间不知怎么办好,他把蒋老师留言发给了赵校长、树梁哥,还发给了他的子女们,让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大儿子超尘的一句话点醒了李彦国。“爹,还做什么文章,坤元叔叔已经说给你了,愚公挖山不止,这不是很好的题目吗?”

    听了大儿子的建议,李彦国老师醍醐灌顶,是呀,《愚公挖山不止》多么适合做这本书的书名啊!


    一个60岁的老头才学会玩手机,在700块钱买的华为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圪抹文字,这就是愚公之愚。半年抹画十万字,深更半夜不睡觉,能算作发扬愚公精神。用愚公挖山不止,还可以自我勉励,更能教育同学们发扬不怕苦的精神。


    为这本书的取名过程只是大家群策群力一个缩影, 其实各个环节都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于是《愚公挖山不止》诞生了。

    二、齐帆齐序言里的感动

    书名想出来之后,还需要有人为李彦国老师的《愚公挖山不止》作序,李彦国老师到处能碰到贵人,关键时刻,两个大人物挺身而出——在大年初一,苏州大企业家、大作家蒋坤元欣然为他作(序一)《就听校长的话》,而简书达人、创业精英齐帆齐老师在大年初三,用本该休息的夜晚时间,为他写下(序二)《深情的李老师》,这篇序让我感怀颇深。

    在序言里我看到了个性鲜明、才华横溢、坚忍顽强,积极进取的李彦国老师,也让我进一步走近李彦国老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李彦国老师的性格特点及为人处事风格都在他的文字当中体现出来。

    李老师有篇文里这样写道。“家有毛驴,就像丢在家里一个亟待抚养的小孩子,一日三餐,日日不能隔,下再大的雪,也得下了晚自习,赶回家给驴添草饮水,驴肚没饱,实在吃得多,早晨起来下了雪,路上不能骑车,需步行,时间得提前一个小时,还在睡梦中的人们都不知道漫漫雪路上的第一行脚窝竟是一个老头留下的。”

    李彦国老师对毛驴的感情眷恋难舍,那深情不亚于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雪,下了晚自习也得回家喂驴。而早晨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去学校,顶着漫天大雪,留下一行脚印,在他的心中,“驴事”无小事。

    在《土地情结》里,李老师这样写:“王金庄四面环山,十分闭塞,很多老一辈人舍不得放弃土地,不是为生存,是对先祖的纪念,是出于梯田文化滋养下的本能和习惯。

    生命,在渐渐的衰竭,我,干不动了,面对就要撂荒的我的梯田,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

    看了这些话,我的鼻子酸酸的,我不知道李老师退休了、把毛驴卖掉了、没有了陪伴他的老伙计,面对撂荒的梯田,孤孤单单的李老师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不再种地的李彦国老师,是不是像一个失去了家的孩子?面对荒芜的土地,李彦国老师的心是不是在流血?

    “李彦国老师对王金庄的一切,爱得深沉,山沟里的土地、毛驴、学生、文字以及世间万物,他有着一颗悲悯之心。”

    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李彦国老师是一个内心柔软,多愁善感、真诚朴实、悲悯博爱、乐观豁达的太行老人,是一个谦虚低调、细心周到、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与时俱进的乡土作家。

    他身上许多宝贵的品质让我敬佩,他热爱写作,笔耕不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用一生来学习。

    三、83元钱的价值。83元,现在能买什么?我想了一下,能买一箱奶,一件半袖,一小箱水果,这就是83元钱的价值。但刘婧小朋友给李彦国老师的83元却是无价的。

    李彦国和刘婧两个人是忘年交,“她是李彦国在简书里认识的最小的朋友,远在甘肃那边的近交,年仅11岁的知己”。一个小老头,一个小孩子,一个教书,一个读书,两个人在简书一起比学习,比写作,比谁写的多,比谁写的好,比着比着,两个人都进步了。

    当刘婧小朋友得知李彦国要出书时,马上发声,“要是需要有什么帮忙的尽管说,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她得知李彦国出书需要不少钱时,她为李彦国发愁,她问李彦国说:“是不是最愁的就是钱的问题,我只有83元,不对,应该是208元,对不起,我不能全部给你,我还要给家人买礼物,只能给你83元。”

    看到小姑娘发的这段话时,李彦国老师流泪了。小姑娘的心是最纯净的,小姑娘的爱是最真实的。这83块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是小刘婧所有积蓄的1/3还要多,小姑娘还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她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了,她还要给家人买礼物,这事儿她觉得特别愧对李彦国老师,因为她没有拿出所有积蓄来帮助李老师。

    这83元钱是小姑娘给李彦国老师出书的最大支持,这种支持不求回报,只求那个可爱的老爷爷不再为难,只求她的忘年交能如愿以偿出版他心心念念的第一本书。

    小姑娘的坦诚,真诚,善良让所有的人动容,李彦国老师流泪了,他流下的是幸福的泪,感动的泪,欣慰的泪。

    李彦国对刘婧说,“婧,你是一个未成年人,还不能挣钱,本该我帮你成就事业。

    你今天说的83元,我记下了,我不会收你的钱,但已经收下了。”

    李彦国老师收下了什么呢?他收下了小刘婧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他的无私的帮助、不掺杂一点水分的真情、沁在骨子里的善良和纯真晶莹的心,这些会伴随他一生,也会温暖他一生。

    不仅仅是出书,就是李彦国老师的苏州之行也得到了家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苏州之行前,大儿子和孙子专程回来陪老父亲观赏了山寨古貌,朋友们为他的出行建言献计,提供方便,李彦国的心中的幸福已经无以言表。在第73章作者加了这样的细节。

    在去苏州火车上的那一天,张婧也发来微信说:“李老师坐车累,你还是睡一会,一觉醒来,就到苏州了。”

    李彦国说:“想着下车有人接,就不瞌睡了。想到换乘换程都不愁,就不瞌睡了。想到苏州早上的一轮红日,就不瞌睡了。想到有人说永远不会让你走丢,就不瞌睡了。”

    李彦国心里被幸福撑得满满涨涨的,瞌睡早被撵跑了,跑得无影无踪。他深深知道,无论是他的苏州之行,还是《愚公挖山不止》的出版,他的身后都有一大群人,他们送给他热气腾腾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71——74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js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