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旅行日志
每周一本书-《赫丘力士之柱》上

每周一本书-《赫丘力士之柱》上

作者: 阳柯 | 来源:发表于2016-02-28 23:50 被阅读74次

    春节回来上班已经有了一个多星期,好久没有看书了。一周多的时间,慢慢回调到工作的频道上,每周一本书当然还得继续。这不,趁着周末得空,将之前买东西凑单的《赫丘力士之柱》上册看完了。恰好,最近也有一些出游的看法和经验,一并写一些。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旅行文学家保罗索普写的,他的行程是从西欧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的北端赫丘力士之柱开始,经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等国,到西亚、过北非,最终到达直布罗陀海峡的南端,摩洛哥的另一根赫丘力士之柱为止。

    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周游地中海”,瞬间就被吸引了。年少时,很喜欢看地理方面的书籍,中学时,几乎将图书馆可以借到的地理相关的书籍都看了,什么多少天周游XX国,XX国简介之类的书,常常每天一两本的节奏。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个美国人外教老师,我拿着一本缅甸的简介的书,问他那个Myanmar怎么拼读。当时英语也算不上流利,只是因为懂得些地理知识,居然还能跟他套上话,后来几乎遇到能说上话的国际友人,都能讨论一下地理位置的问题~

    年少时,常常看着地球仪发呆,不管上什么课,无聊了就拿起一张白纸,胡乱画些什么,大多都是一些地图,自己创造的地图,创造些风土人情,创造些人物故事,竟是不亦乐乎,还曾经被老师当场抓了现行。

    我是很羡慕这些环游世界的人吧。但要不是偶然买到这边书,我估计都快忘了,我曾经如此关注国际这个层面的东西。。。哈哈。

    言归正传,这本书写得真不赖。比起那些旅游达人发着自拍,去街景上就能看到的地方,写成的书,这本书打开的是一个新的世界,而那些书估计还只是一张平面的油画罢了。作者,基本是也算是环游了世界了,当然不是穷游,作为一个笔耕不缀的旅行文学家,他选择火车、汽车、轮渡这些方式去旅游,完全不是处于经济上的考虑,而只是为了旅行中更完整的体验,哪些真正的旅行体验。每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那里的人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是很有趣的事情,这些核心的东西,其实很少被旅行者放在眼里,美景美食虽好,却不是全部。

    保罗索普之所以称之为旅行文学家,就是因为,他不会告诉怎么去一个地方,而是他用一种文学描写的方式去展现那个地方的美,这种文学描写,常常一场偶然的戏剧性的经历,或者一段文学讨论,战争的观点,不一而足。这种问题,几乎在普罗大众希望看到的旅游简介出现概率为0。然而,如果想要从旅行真正获得什么提高的话,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近来,网上也不屑于如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青藏线寻找自我”这种矫情的论调。之前也是不注意,现在也觉得是该批评这种想法的。如果,去过之后,只是一场猎奇,见过了高山草地,见过转山祈祷,自己也就拥有了虔诚和信仰,那肯定是说不通的。人们最深刻的成长,价值观的洗涤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或者有很深刻的境遇转折。那是需要吃很多苦头的。

    我觉得,这个世界什么样子,我们早就清楚了一些,再出去游玩,顶多算是去见证。算不上再次洗涤自己的眼睛。旅行对于人是十分有益的,这是毋庸置疑。国外的人喜欢休假,大多也有此想法吧,在保罗索普的书中,提到很多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人和故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旅行目的,他观察着别人,同别人的思想交谈,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要想彻底地改造自己,最好的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上课,而这种交谈,这种世界观的交换,给了保罗索普,无尽的灵感,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出版的书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因为在多个国家的旅行,他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舒展,至少他能说三四门语言,这也是震惊了我。而他对于各国文学的了解程度,卖弄得恰好好处,也让他在旅行中收获不少话题和关注。想想我们之前的旅行,能做到这样生动立体地了解和交流,怕是很难做到。

    《赫丘力士之柱 》只看到上半部,作者也才走到阿尔巴尼亚。西欧的地方,有很多读者熟知的美景,可他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对于沿途城市的变迁和一路见过的人,到是描写详细。一个把旅行当作生活的人,他能写出这么多旅行好书,我也不奇怪了。旅行打开新的世界,从读这本书,我就感觉到一二。至少也让我明白,学好外言是再好不过的准备了,不然出去玩只干瞪眼拍照吃饭,究竟还是差点意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一本书-《赫丘力士之柱》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kg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