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简单的任务,要做好也不容易。
这是我在上图工作了一天的感悟,我想也可以对生活与工作的其他方面有所启发。今天的工作是简单的按照借书单上的条码编号找书,并刷条码,放进小车让它运输到楼下。
最开始的我是很自信的,觉得就像做简单的连线题罢了,但慢慢开始上手,却发现没有很好地掌握找书技巧,导致在书架间逡巡,反复绕圈子也无果。
寻找原因:
一、心态不好
觉得很简单,心也就飘飘然,在找书架侧面的范围时不够认真,很多时候瞟一眼就过去了,导致重复道路。
二、不够仔细
借书的人一旦多起来,借书单就一张一张地从机器中打印出来,听到那个声音就开始有点慌了。导致最后手忙脚乱,有两本书没有刷出库的条码就和其他的书一起放到小车里往下送了。还好还是可以解决的。
总结经验:
一、不懂就问,即时问,勇敢问
管理员阿姨虽然比较严肃,而且这个严肃可能大部分因为一开始我找书太慢,然而却很愿意解答你的问题。比如某本书的分类不是正常顺序排序而在单独的一个书架,这时候考虑到自己实在无法找到并且借书的人在等待,就要大胆问,而非自己蒙头转向浪费时间。
二、切忌想当然
在当时有两本书忘记刷条码的时候,我竟然差点自己点击了电脑上那两本书的“在外围”的选项,然而后来告知了阿姨,她是点击了“补发”这个选项。想想如果自己因为害怕可能的责怪而想当然操作,也许会给别人带来更多技术和整理上的麻烦。
这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也是第一次在图书馆做志愿者。总的来说,这次经历受益匪浅。
在一个个写着借书人名单的纸条上,找到书后的幸福感就像给陌生人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非常有亲切感。到后面,看到一本本借的书,会不禁想象这些人都是在做着什么工作,又是因为什么来借这些书。
我负责的楼层大多是医学类书,也有机械工程类。每每看到借临床手术研究相关的书,我会想也许又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看到关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养,我想象也许是孝敬的子女,也许是年迈的老人;还有借飞行器原理之类的意气风发的少年……这一切都很像小说呢。
因为学的是外语和国际政治,所谓的工具以及文科,不得不说在实际用处方面比较无奈。在随意翻过那些充满术语、公式,满目都是要镌刻在这些工作者脑海中的要点,都不禁觉得自己的日子过于舒坦。
从某种方面来说,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能有一种很好的“被需要感”。没有创造出什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帮助。有时候很想成为一名医生,那种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感觉,给人的生命以动力与意义。
在书架间徘徊时,我开始构想未来的图书馆。这些如今还需要人工寻找的应该都可以用机器代替,每本书一个编号,机器受到感应自动“掉”出这本书,自动往楼下送,楼下整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由机器人自动化代替……当所有的工作岗位都是机器人时,人们还能做什么?这也是所有人工智能的待解之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