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558/51d692426638bfd5.png)
中国人迎来鸡年春节时,实在没有想到老虎会喧宾夺主成为主角。大年初二,宁波雅戈尔野生动物园的血案点燃了热烈的社会讨论,鸡年春节从传统的贺岁剧变成了一场伦理剧。如果说,每几个月一次的老虎伤人血案会使我们产生穿越回景阳岗的错乱感,那么,每次老虎伤人事件后激烈的意见对立则真实地揭示着,我们尚未就构建现代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达成共识。这些问题涉及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法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伦理价值?什么样的规则是公正的且深入人心的?上述问题解释了法律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对待当事人的死亡,以及为什么社会规则常常无效。对这些问题进行超越个案的探讨,可以避免在人虎相伤之后我们陷入无谓的相互伤害,也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下一场悲剧。
春节期间笔者与同学聚会时谈到此事,某位思想犀利的同学认为只能怪死者素质差、智商低、占小便宜、耍小聪明,怨不得别人怨不得社会,他不会感到丝毫的痛心。此时,另一位同学插话说自己比较痛心,并幽幽说起一段往事。“读书时为了逃某景区60元的门票,他们三名男生带着两名女生冒着暴雨和闪电在茂密的山林泥泞中爬了几个小时,找不到路,手机没信号,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那种困境的难过,60块钱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穷学生的思维就是这样。”10年后,同学们都已是业内成功人士,出国旅游如同家常便饭。可是谁又知道,10年前某知名大学的5名研究生险些为了省60元门票殒命山林。在本案中,受害者的直接死因确实是违反规则,翻越围墙。但是,平心而论,一个养育两个孩子的农民工,为妻儿购买了门票,自己为省150元的门票不惜铤而走险、命丧虎口,这样的悲剧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过于残酷。众生皆苦,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变坏”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无奈与心酸,你对他也许只会有悲悯之情,又怎么恨得起来呢?互伤害,也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下一场悲剧。
更何况,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国家批准设立野生动物园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繁育野生动物,并通过展览、旅游观光的形式向人民群众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野生动物来源于国家且属于国家,野生动物园的特许经营方式本身就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公益职能,但是遍地开花的野生动物园很多都沦为了纯粹的盈利性机构。推而广之,无论是野生动物园、还是风景名胜,常常成为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公司的牟利工具,票价之高远很多超欧美发达国家,门票定价规则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动辄数百元的票价,是否体现了这些场所的社会公益属性,是否考虑到了不同阶层群众的基本需求?既然开办野生动物园需要特殊的行政许可,为什么不能在许可过程中规定和保障起社会公益职能?为什么野生动物园经营方式日新月异,但始终不肯许让出些许小利,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对低收入人群的友好性政策。难道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与理念时还要区分阶层和财产?事实上,针对上述不正常现象,国务院有关部门早在1996年就曾专门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整顿野生动物园过度利用野生动物,无序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为。2016年,国家林业主管部门也要求尽快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法规配套和清理工作。
老虎撕咬死者的一个多小时中,姜昆相声中描述的群策群力、协力救人的场景并未出现,辛辛那提动物园儿童坠落猩猩池时母亲安慰儿童、游客声嘶力竭联系救助的场面并未再现,更多的游客自始至终举着手机,并配以平稳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这些素材当然不是呈送警方的证据,而是朋友圈里引人注目的社交题材。如果说事发时人们只是无能为力,事发后死者也没有得到基本的同情,死有余辜的观点不绝于耳,哀悼老虎的搞笑帖子广为传播,老虎吃人的视频随处可见。实在无法想象死者的两个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将无数次面对这些时的场景。死者当然有错,但错不当死。不知肇事老虎被击毙时其同类是否如此淡定,但如果老虎在天有灵看到人类对同胞惨死的冷酷态度后,应该都会被吓到。事实上,近年来在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北京老虎伤人案中,有关生命伦理的残酷物语和激烈争论多次造成严重的社会撕裂。
上述情况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的社会尚未就珍惜同情生命、尊重人格尊严达成最基本的共识,对生命和尊严的功利主义立场依然大有市场。如果对生命的态度仅仅取决于血缘或亲缘关系的远近,那么对亲人遭遇不幸倍感悲痛而对他人跳楼自杀围观起哄就会并行不悖。如果对生命的取舍主要根据立场与利益,那么立场对立的人都可以消灭,斗争哲学与暴戾行径就会大行其道。砸碎日本车车主的脑袋,逃票翻墙的应该“虎决”,违规变道的直接撞死,实际上遵循着同样的伦理逻辑。
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已经清晰地表明,生命与尊严是所有重要价值、重要权利的基础,如果悲天悯人不能成为社会文化心理的基本立场,那么丛林法则必将成为我们的生存法则,体面、安全、文明、幸福、平等、自由、财产、法治、秩序等所有我们珍视的权利终将是无根之萍。所以,对暴力的态度决定了暴力距离我们有多远,对他人生命的珍视程度称量着我们自己生命的分量。没有人希望生活在冷酷无情的世界,世间最冷的冷酷莫过于对生命的冷漠,所有人都希望生活在更加文明的社会,文明的本质无怪乎对生命的尊重与同情。最好的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最好的法治是保证人的基本权利的法治,最好的素质教育是善待人的生命与尊严的教育。
最后,必须要承认,在本案中最无辜最悲催的当属老虎。人类以保护之名将其终生囚禁在牢笼中,以娱乐之名逼迫其从事违反本性的荒唐表演。人类的节日就是动物的灾难,轻则受虐,重则丧命。多年前的某个国庆节,上海东芝乐园看到过难忘的一幕,一只尚未断奶的小黑熊为喝口奶被迫站起来与游人照相,已经站了一上午了,每次站起来时两条腿都在瑟瑟发动。一只老虎被铁链子锁在地上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供游人骑上去照相,后面还有几十米的队伍,烈日之下老虎困倦不堪,稍稍低头打盹驯兽师就用一根棍子扎它的头。有那么一刻,老虎实在受不了了大吼一声,游客们吓得四散奔逃,老虎的抗争马上招来了一顿皮鞭,人群则在争抢中组成了新的长龙。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真正的虎啸,在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成语“虎落平阳”。感谢生命中那一声悲凉的虎啸,帮我意识到了自己当初的无知。我们的人性中都有朴素的生命同情,我们去动物园是因为喜爱野生动物,但我们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处境并不关心,因为我们的社会里尚无“众生平等”的文化自觉。我们因为爱老虎而唾弃一名惨死的同胞,但我们又是消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大国。毫无疑问,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种群,但我们也是最孤独、最矛盾的物种。
愿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