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的第一个月在我们有着共同需求的四个宝妈相互陪伴和支持下,我们小而美读书会第一本书《陪孩子终身成长》共读结束。算是给我们今年的主题阅读“支持孩子自主独立,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开了个好头。本来春节假期刚开始就计划给这本书的阅读来个输出收官,还是败给了假期的懒散。哈哈,接纳自己的懒惰,孩子们明天也开学了,就让这本书的读后感输出开启规律的工作学习生活吧!
前两年陆续读了好几本国外儿童教育研究者的书,再来读樊登老师这本《陪孩子终身成长》少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再加上每个章节的后面都有针对主题的问答设计,感觉整本书读起来正如听樊登老师讲书般通俗易懂,读的感觉很轻松又接地气。虽然听樊登读书有两年多了,这是第一次读樊登老师写的书,最大的感触是樊登老师是真正学以致用的读书人。之前听书的时候感觉樊登老师能把所有读过的书里的理念能融会贯通的讲出来。当下读完樊登老师写的书,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樊登老师把他读过的书里所有育儿理念融合提炼成了自己的认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父母自己成长的同时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不是准备好各种零部件,输入软件系统组装一辆汽车这样一个简单机械的过程。这本书有9个章节,樊登老师从目前亲子关系的问题及根源入手,接着传递出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养育孩子的三大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心态,最后给出养育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下自己的收获:
一、所有的关系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包括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是个复杂的体系,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曾经是在不同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每个人成为今天的样子和行为模式也都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所以我们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其实都受我们和自己父母关系的影响,或模仿或叛逆或抗争或努力证明……都是来自我们从小长大的那个环境和那些我们最亲近的人的影响,那些存在我们潜意识的互动模式和经历都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和育儿方式。曾几何时我曾偷偷庆幸自己没有活成妈妈的样子,却从结婚生子需要自己经营家庭时发现自己越活越像妈妈,曾经想逃离的终究没能幸免。了解了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之后,才知道我成长过程中所能参照的人也只有妈妈,而她必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认识到这点并没有让我释怀,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能理解妈妈生活的不易和艰难,却仍无法让自己内心与她真正的亲近。这两年不断去探索自己的内在,走近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能接纳自己的同时发现也越来越能接纳妈妈了。就像樊登老师书里说的,就算实在没有什么可感恩的,也要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生命。生命的出处得以修复,我们才能逐渐完整没有缺憾,才有力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爱,也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出现很多问题的话,不妨回过头去看看我们跟父母之间的关系,爱的源头是不是已经堵塞,打通它爱才能顺畅流动。因为我们自己要先活成能感受到父母爱的人,才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二、给孩子归属感~无条件的爱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生活在群体或组织里感受到被包容、被接纳、被认可、被爱的感觉,一个家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爱,让孩子感觉父母是无条件地爱他们的,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归属感。回想自己和两个孩子互动的方式,爱都是有很多条件的,就算没表达出来,内在也都是有许多自己的条条框框标准要求的,达不到时常有交换、恐吓威胁、甚至冷暴力不理孩子……回想估计也就娃们刚出生是个婴儿的时候,那时候才是对他们真正无条件的爱。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便用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为孩子成长每个阶段都设定了标准,达到了满心欢喜鼓励加表扬,达不到内心的不满油然而生,行为语言经常让孩子们感觉不到爱的同时更多的还有伤害。感觉惭愧的是孩子们对我的爱却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无论我的语言和行为让他们有多受伤,他们每次还是会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写到这惭愧的同时内心升起一丝感动,突然意识到孩子才是教会我成长的人,从他们出生的那天起都在教会我如何去爱别人。学习像孩子一样无条件地爱妈妈,仅仅因为我是他们的妈妈,无条件的爱孩子无论他们是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只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一个在家里被接纳、包容理解的孩子有归属感的孩子,是活在爱里的孩子,一定也会带着爱去生活。
三、价值感~让孩子飞的更高
最近冬奥会夺冠的谷爱凌火了,她身上的阳光、乐观、自信、有爱的特质,应该是全世界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所拥有的。“我从来没想过会让所有人喜欢,我只是个18岁的女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是她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的回答。不去迎合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对自己有信心~这应该是谷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恰逢刚读完樊登老师的书,谷爱凌让我看到了拥有十足价值感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对于低价值感在我自己身上是有着非常深刻的体验的,到现在都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说我的一句话“你能有什么用?”为了证明自己有用,从学生时代到后来工作我的人生历程都在试图努力去向别人证明我是有用的,我是有价值的……敏感、自卑、不相信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迎合别人的需要而委屈自己~这两年才慢慢明白都是自己的价值感太低,才努力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通过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才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而真正价值感十足的人是从内而外的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不用任何人去肯定自己,内在自我的肯定就可以让自己拥有力量去面对一切人生的挑战了,就像谷爱凌呈现出来的样子。所以真正有力量的人一定是内在价值感爆棚的人,可以飞起来却毫不费力还很享受,这就是樊登老师书里说有的人活的很轻松,有的人却觉得活的好辛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这个人自我价值感的高低不同。想让我们的孩子自我价值感高,樊登老师给了具体做法:一、给孩子做事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让孩子有为自己家做贡献的机会,从小事中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二、及时正向鼓励~看到孩子做的好的点及时给予肯定,优点被慢慢放大,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行的,对自己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多。三、放下身份、放低姿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曾经的知识和经验已不足于指导孩子们现在人生,和孩子们快乐的玩耍、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让我们先和孩子们建立好的关系。允许孩子犯错,就像我们自己也经常会犯错一样,然后和孩子一起修正错误吸取教训经验让自己下次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做得更好了,孩子也会变得更好!~ 这就是父母要具备的成长心态,不是只要求孩子成长变得更好更完美,为人父母的我们凭什么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呢?
因着孩子成长自己~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修补自己的礼物。感恩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让我有机会越来越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很多时候也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才有能力去陪伴另外两个生命的茁壮成长。陪孩子终身成长~~我必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帮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