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027081/a74ad86aa0f46663.jpg)
两岁的儿子正在逐渐进入淘气高峰期,翻箱倒柜之类乐此不疲,踩水和泥之属更是不在话下。近日,不知得哪位3岁以上儿童大哥的真传,迷恋上了一门新手艺--踩蚂蚁。
昨天晚饭后,照例陪儿子出门探索“新世界”。一只蚂蚁的出现刹住了儿子疾驰的脚步,这是一只约么6.7毫米长的褐色蚂蚁,两只前爪抚着一粒大它几十倍的米粒,在前往蚂蚁洞的水泥路上步履蹒跚。我的脑海中迅速蹿出了一串歌词: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蜻蜓的眼睛,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蝴蝶的翅膀,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
这是张楚的那首《蚂蚁》,我一直对这首歌充满了疑虑,唱那么多遍蚂蚁为何,有限的百十个字的歌词写点别的或铿锵或悲壮的句子不好吗?现在我释然了,蚂蚁就是这么牛X,它配得上再多遍的歌颂。
可是太不幸了,我又想,今天碰到我们家这位小祖宗,估计蚁后娘娘很难吃饭这顿米粒大餐了。
我低头一看,果不其然,儿子正在用他不大的脚丫踩向了这只不堪重负的蚂蚁,看着蚂蚁不断的狼狈逃窜,儿子笑的更开心了,看着儿子无邪的笑容,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终于,蚂蚁的慢慢征途还是停滞在了儿子的脚下,它的整个下半身已然变成了饼状标本,动弹不得,脑袋两侧的两只细爪依然举着那粒仿佛大山般沉重的米粒,在夏日的热浪中,微微颤抖。
“儿子,我们回家吧”?看着天边飘然渐至的乌云,我对儿子说。
一道紫色的闪电过后,雷声如约而至,接着,便是豆大的雨点掉落,天早已黑透,身边的儿子稚嫩的喊声伴着雨声有节奏的此起彼伏,我的心久久无法平复。
“还想那蚂蚁呢?看你刚才的脸色就不对,同情心泛滥呢?”老婆望着我。我转过头,不置可否。“看看这个吧!蚂蚁可没你这么脆弱!”说着递过手机。“因为蚂蚁是很低级的动物,全靠神经和大脑存活,失去下半身的蚂蚁,没有把神经完全切断,所以,还可以存活,甚至工作……”看着看着,还情不自禁的念出了声。“小声点吧”,“还能活?”“还能活!”
在我的眼前,蚂蚁和那粒大米粒蹉跎的,坚定的毫不停歇的向蚁洞挪着,挪着……
我想,儿子在长大了,我应该会不止一次的向他诉说今天,和今天的那只蚂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