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圣贤书友会
《孟子》(一)梁惠王上篇5——贤者而后乐此②:历史背景(核心知识

《孟子》(一)梁惠王上篇5——贤者而后乐此②:历史背景(核心知识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2-10-19 12:42 被阅读0次

历史背景

周文王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商纣王时期,周文王是最具势力的诸侯。《论语·泰伯》中描述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与纣王相比,周文王关怀百姓疾苦,重视民心。当时,商纣王为博妲己一笑,要求对犯人施行炮烙之刑。但文王主动献地给纣王,以换取这一刑法的废除。这个举动大大提高了周文王在百姓中的威望。

周文王对德政的积极推行、对人才的重用,使他深受百姓和诸侯们的拥戴,为后期推翻商朝,建立周朝起到积极作用。

周文王为何修建灵台?

拿下崇国是文王推翻商纣王、建立新王朝的重要节点。在攻破崇国回国的途中,周文王为祭苍天,鼓舞民心,修建了灵台。此次胜利,百姓也大受鼓舞,感到君民一条心。

周文王不仅受百姓爱戴,他的思想也同样受孔孟的极大推崇

孔子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传承人,而周文化的奠定者,就是周文王。

孟子继承孔子的政治主张,倡导统治者要以周文王、武王等明君为榜样,把西周开国时期的政治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实行仁治。所以,孟子在劝解各国君王时,经常引用周文王的故事。

夏桀:人民愿与他同归于尽的暴君

夏桀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位暴君。他曾放饿虎到市中,只为了“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夏桀曾形容百姓和他的关系,如同太阳和月亮。他认为,月亮没有灭亡,作为太阳的他也不会灭亡。于是,百姓指着太阳恶毒地咒骂桀:“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我这个月亮愿意跟你同归于尽!”这就是“时日曷丧”的典故来源。

核心知识点

孟子是怎么跟梁惠王讲道理的?

梁惠王见到了帝王师孟子,使出了一套“地躺拳”的打法。他故意把自己的身段放低,挑衅地问孟子:怎么您这位贤人也贪图享受啊?但是孟子不为所动,还执意要把梁惠王从地上扶起来,诚恳地告诫他:娱乐本身是好的,但目前的娱乐不能让你活得真正的快乐。

尽管孟子常常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君,但作为一个好老师,他懂得什么时候强硬,什么时候柔软。在学生梁惠王“撒泼耍赖”的时候,孟子知道要挖掘他身上的亮点。为人师表,就是要在学生已经放弃自己的时候拉住对方,并坚定地告诉他:你可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一)梁惠王上篇5——贤者而后乐此②:历史背景(核心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yl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