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目:日语
教学对象:在日外国人(亚洲,成年人)
教学目标:N3 N2
一直想写教学日记,作为自己反省的材料,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每次总是把教学日记的记录工作延后,其实这是挺重要的,所以今天下定决心开始写,希望日后能坚持。
12月的能力考结束了,想着给他们上点有意思的课,之前为了赶进度,一直在讲单词练听力做题。想给他们换一换心情,再者想发展一下课堂,12月8日的课和12月22日的课尝试了两种不同的课堂活动。
先说12月8日的,那天是刚刚结束考试不久,为了给同学们放松,那天没有讲课本,而是选择了做活动。当天的教案安排,首先是提出话题“特别的节日”,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引入内容。
“特别的节日”在这种国际化班级里是个很好的话题,各个国家的同学介绍自己国家特别的节日是怎么过的,再不爱学习的学生,遇到这种话题也不会放过地参与进来。
和大家聊完了“特别的节日”,当然也简单地介绍一下春节,有个女孩突然发言。
“老师,中国的婚礼是怎么样的”
课堂上欢迎这样的发言,首先肯定她的好奇,再看看时间,用youtube来给大家放了介绍的影片,可惜不是事先准备的,没有找到好影片,草草结束了。
赶紧把话题引回课堂(时间宝贵),热身的话题结束后,是听力环节。
平时的听力,都是做题的听力,枯燥无味。
所以此次是用介绍日本文化的短片来给他们当听力。总共有四个短片,从易到难。
先播放了第一个短片,几乎都是些基础的内容,所以大家都能不看字幕完全听懂。当然,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可能有点没有意思(但我觉得也比做题好点)。
接下来播放二三四短片,主要介绍日本的新年文化,然后返回第二短片,要求他们听记内容。
每一句暂停一下,然后让他们写。遇到难的单词就提示。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个看似很常识却一直没意识到的问题。
以前我认为,一个单词的音只要反复听,就能写出来(不要求汉字对),但是实际上人说话的时候受节奏语调和一些发音规则的影响,重复播放多次也不见得是能听出来。
之后我自己又做实验,的确如此,有些音听到耳朵里是会听起来像别的发音的,相信一定有这方面的研究,我还没有接触到。
因此,这里的反省点是如果让中级学生听录的话,一定要选择每个词语发音都非常清晰的。
让大家听录的时候,要发听录用的纸张,这一点其实是保持活动的完整性。
如果不发纸张,让大家随便拿手边的纸记录,有的人没有,有的人觉得既然这样不写也可以。发了也是有的同学不写,但是比完全不发要好。
这次的反省点是,我发的是白纸,如果在上面写出要用的单词,或者用填空式,而不是字字听录可能会更好,毕竟也不需要把每一个字都听懂。
这个活动结束后,引入到下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生们用制作新年贺卡的网站,制作一个短的贺卡动画。
方法其实很简单,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让他们看懂步骤的日语说明,然后按照步骤来做。这是一种完成任务形式的学习,单听单词知识点讲解比起来,这是应用的学习。自己看明白,理解,并完成一个什么东西,是学习(外语)的乐趣之一。
第二个是希望运用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参与进课堂,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说。
课堂活动一定要注意一点的是,教师一定要提前把所有流程走一遍(就算觉得太简单没必要也要走),因为这个过程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教师想象不到的(这方面学生的创造力总是无限)。另外,课堂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像学生说明。
就好像玩一个游戏,教师设定游戏规则,说明(用外语说)并让大家都明白,并不是很简单的事。一个是必须自己玩过,一个是必须言简意赅地说明。(这个提炼的过程就难)
我自己已经反省过这一点,至今做的还不到位,所以12月8日的课是以失败告终。
当然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象学生的目的并不是学习,大部分人是以其他目的来学校的。
不过这里主要是教学反省,不管学生是不是学习,我都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去准备,尽量上出高质量的课。
今天就记录到这里。
预告
记录12月22日的课
导入填字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单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