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之曾国藩中翰林,一举改变命运

读书笔记之曾国藩中翰林,一举改变命运

作者: 公子帅1796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23:30 被阅读0次

“按理曾国藩是没什么机会中翰林的。因为他进士中的是三甲[插图]。按当时惯例,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翰林院,二三甲则均须参加朝考。朝考中三甲中选的比例很低。结果曾国藩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得异常出色,居然取得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亲自阅卷审核时,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喜欢,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湘乡曾氏从此就由社会底层的普通农家上升到了金字塔接近顶端的官宦人家。“

读评:这真是典型的“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的案例。中国科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它能够打破阶层的界限,让优秀人才可以突破自己的出身阶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而使一个国家和文化避免了固化、腐朽不得更新的毛病,同时它也基本解决了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有本事你就上,也符合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所以说没有万全之策,只有相对优势的策略,中国的科举制度能延续千多年至今日高考,也说明了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生命力,否定科举制度也是无脑之举。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之曾国藩中翰林,一举改变命运

    “按理曾国藩是没什么机会中翰林的。因为他进士中的是三甲[插图]。按当时惯例,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翰...

  • 《曾国藩传》(二)——自省的力量

    曾国藩在考上进士之后便进京做官,虽同为高中之人,进入翰林院才让曾国藩感受到世界之大,自己之渺小。 ...

  • 我读《曾国藩传》 1

    第一章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曾国藩,他用了7年苦读考中了秀才,后来继续攻读研习,举人进士翰林,他的读书...

  • 小米粒的简历和老曾的简历

    曾国藩简历 1833年,曾国藩考中秀才。 1834年,考中举人。 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翰林院。 1840年...

  • 《曾国藩传》精读3:进阶

    自从立下“圣人”之志,曾国藩的人生便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身处翰林院,连续越级升迁,竟成为湖南籍京官中跃升速度最...

  • 07 怎样管理自己的目标?

    曾国藩“点了翰林”,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官运亨通。因为翰林之中,也要激烈竞争。 成功者,叫“红翰林”,可能很快升迁,入...

  • 【 8/6茶余偶谈】读曾国藩的求学之路有感

    曾国藩的求学之路 曾国藩的资质平庸,七次科举之痛,甚至被主考官公示批评,一路波折但最终还是高中进入翰林院。就此,曾...

  • 修身

    修身 读张宏杰先生《曾国藩传》,曾国藩28岁中进士入翰林院,30岁翰林院散馆受检讨一职,正式开始京官生涯,也就是在...

  • 日记改变生活

    自从曾国藩进翰林院后,起初还飘飘然,言谈举止中透出傲慢,可后来和翰林院里的其他精英们一比,又产生了强烈的自...

  • 曾国藩

    1. 曾国藩如何利用自己的“笨拙”考入翰林院? 2. 曾国藩如何纠正自身缺点,成为一代“圣人”? 《曾国藩传》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之曾国藩中翰林,一举改变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eg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