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5632/d8fb93b6c7ed399e.jpg)
今天新接了一篇人物稿。
听到主人公名字的时候,我纳闷地想:“这人是谁啊?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一查,才知道是位科学家。我努力筛选着他的身份标签中可能有流量的因素。
六零后、两岁半就随父母下放、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高学历生、结构生物学专家、有对龙凤胎、业余精英跑者、四十岁时放弃美国国籍和著名大学终生教授的机会回到母校任教、书香门第中人、勇敢从一流大学离职创办科技型学习机构(这让我想起了混沌大学)……
我努力回忆去年在写作营里学到的写人物稿的技巧。
我们写人物稿,其实是在用我们手上的笔,给我们的人物重新画像,重新激活。如果你写的人物没有在你的笔下活起来,灵动起来,这就是一篇失败的人物稿。
我们上次说到,要写“活”一个人,首先要找到他的“眼睛”,还要找到他的“骨架”。
那么下一步我们就要去填充血肉。而填充血肉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是气血畅通。也就是说填充血肉,让人物活起来,除了“眼”“骨架”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气”。
校长的这一段话,大半年以后重新来读,依然深有感触。
眼、骨、气量充盈的血肉,借助这个三脚架,激活一个人物,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激活一个人物?
说通俗点,我确实是想挣点流量,但是,我也不甘心就为了这点东西而动笔。
每一个成就异于常人的人,身上必有一股大气,这股气,如何能真的灌注到读者的内心,激发之,改变之,那就要看写作者的功底了。
这从个角度来看,人物稿的写作者,其实是气象搬运工。他们打开天灵盖,接受到那股浩然正气,将其死死凝聚于笔下,再一招出手,击中读者的心灵。
那么回到今天这位主人公,他的眼和骨在哪里?他的气又是什么颜色的?
我觉得,这三个问题,我得想明白,才能动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