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临皋①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③,何时忘却营营④?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①:临皋:即临皋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下临长江。居黄州期间,苏轼初寓定慧寺,后迁居临皋亭。
②:东坡:在黄冈县东边。苏轼流放黄州,戴罪任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筑“雪堂”于东坡,名之日“东坡雪堂”,并自号东坡居士。
③:此身非我有:这是老庄思想,也反映苏轼当时的思想。庄子宣扬“此身非吾有”,提倡人身自由,主张不为外物所役,这正与苏轼思想相一致,他因“讪谤罪”被逮下狱,又被流放黄州,他痛恨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④:营营:为功名利禄而劳碌奔波。
译:夜晚我在黄冈县东坡饮酒,酒醒,接着又喝,再喝再醉。等回到住所的时候,恍惚之中仿佛已经是三更天了。家僮早已经呼呼大睡,鼻息声响如雷。我连连的敲门,没有一个人发出回应之声。自己只好拄着拐杖,支撑着到江边去,独自的倾听那涛涛的江水声,一时感慨万千。
可恨自己常常为名利所累,此身非我有,空自奔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到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这些虚名浮利,避开这俗世的牵绊,求得彻底的解脱。夜已深沉,风也安静,江水平缓地流过眼前。我不如乘上一叶扁舟,顺江而下,到那远离尘世的辽阔海岸上,度过自己一生剩下的年华。
赏析: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十二月二十九日,北宋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狱一“乌台诗案”结束了,苏轼因此在黄州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贬谪生活。这首词作于他到黄州的第三年(1082)。
《临江仙》上片写夜饮醉归,用简笔白描手法,绘声绘色,故对时间的概念只能是“仿佛”,其醉态萌萌的,到家后家僮已熟睡,敲门不应,只好“倚杖听江声”。这句物我结合,出神入化。
下片写江边有感,议论抒怀,即景融情,直抒遐想。“长恨此身非我有”,富含双层意义,一是老庄思想,提倡人身自由,主张不为外物所役使;二是正合作者此时处境,他是作为“罪人”接受看管的,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这样痛苦?因为自己未能忘却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而一旦彻悟之后,则“夜阑风静毅纹平”,江风平息,水波不兴。
这里,内心的“动”与外界的“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境界,这正是作者内心重归恬静的艺术写照。他想自己应当忘掉这身外的一切,甚至想象自己驾着小船漂流在江海之中。痛苦解脱后的旷达与议论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