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轼,是因为前几年写论文时对苏轼生平的了解。
若写宋词赏析定会从苏轼写起。苏轼三度被贬官,命运多舛,但他依然能胸怀豁达地吟唱“大江东去”,在笑谈生死之际,以缅怀“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坦然的心境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归宿。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 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起这首词,还要从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说起。
有一天,苏轼和朋友一起外出。他们在返回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点穿过树枝,噼里啪啦地打在树叶上。这时候朋友们慌忙小跑着去找避雨的地方,只有苏轼还继续怡然自得地走在雨中。
这首词正是苏轼在路上淋了雨之后写下的一段人生感悟。为什么这段感悟能够经典传承千年,让很多人深受影响呢?
因为苏轼借雨中潇洒徐行,表现了他虽然身处逆境,屡遭挫折,但仍然无所畏惧,不颓废、不消沉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方面渲染出风狂雨骤的急促,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作者对于骤雨并不在意的胸怀。在这里所说的风狂雨骤既是自然中的风雨,也是苏轼人生途中遇到的政治风雨。苏轼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笑对风雨,依然前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更妙。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居然能比骑骏马还要轻快,可见苏轼的乐观豁达。特别是“谁怕”更是铿锵有力。披一身蓑衣,足以在风雨中行走一生。这“任平生”,是说任凭风吹雨打,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的写照。
下半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是作者感受到的丝丝冷意;山头斜照,作者是感受到的些许暖意。这既是写景,也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通过制科考试步入仕途。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在变法过程中,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在王安石变法中,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相佐而被迫离朝,申请外任。在神宗的直接干涉下,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分别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在任职上,苏轼看到新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流弊,极为反感。
于是苏轼对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批评和讽谏,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视。可是一些官员却联名上书弹劾苏轼,说他在诗词中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1079年苏轼被捕下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当时很多新党的官员都想要置苏轼于死地,但也有很多有识之士为他求情,其中包括和他政见不同的王安石。
当时的王安石已经退隐,他听闻此事之后,毫不犹豫地上书皇上为苏轼求情,使苏轼得以从轻发落。
当年的12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可是苏轼却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反而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豪迈大气的不朽名作。
这首《定风波》就是苏轼到黄州的第三年所写下的。
风雨人生,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豁达,忧患中有安乐。苏轼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一种哲学境界。他鼓舞着人们在艰难困苦与挫败中不沉沦、不颓废,淡定从容,闲庭信步,宠辱不惊,在精神层面上保持着一份豪迈,在冷雨中笑对人生。
因此,苏轼的人格魅力与崇高境界,贯穿在他生命的历程之中。全词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悟,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