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中有这么一类,博主教年轻人在职场中如何应对怎么表现,说给老板和同事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职业发展有好处。这类教程非常多也非常细,从工作汇报时的着装到参加宴会时如何夹菜,从给老板开车门的姿势到老板讲话时的神情,但凡老板出现的场合或者老板可能出现的场合,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时刻准备着,总有被老板赏识进而获得晋升的机会。
看到这类视频很是反感,好好的年轻人都被他们教坏了,不好好钻研自己的业务,成天把心思用在这溜须拍马处理人际关系上,成天研究怎么样陪老板喝酒,能把份内事干好?这些个视频博主讲的时候得意洋洋,丝毫不为自己的无耻行径感到丝毫惭愧,还大言不惭地自称为职场导师。为获得老板好感而装孙子的行为从哪来呢?今天看了《论语》中的一段总算找到了答案,原来全是孔夫子教的,孔夫子大概是最早的职场导师吧。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我们受过的教育要求我们做人在正直,与人交谈要真诚,如果一定要遵从什么的话,那就尊重真理和良知,而不是做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滑头。然而孔夫子却教他的学生们尽量的圆滑,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态度讲话,用那句俗语就是“看人下菜碟”。公司开会时,与低级职员交谈可以胡吹乱侃,得把这些唬住,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与高级职员交谈时,态度一定要好,同时要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让高级职员知道自己在业务上是一把好手,离开自己就玩不转;如果老板主持了会议,则要表现得非常谦逊,装作在老板的指点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样子,给老板以成就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对于老板交待的事情,作为正常人努力把任务完成好即可,但孔夫子却说要把做事的过程当成一种表演,在形式上搞得很完美,可实际目的可能达不到。他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老板的青睐,岂知老板的目标没有达成,从心底里会对做事情的人产生严重不满。现在来看看夫子是怎么做事的,来体会老板是不是要问候他全家,也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夫子的仕途会不顺,毕竟搞小把戏没有办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老板如夫子去接待来宾,夫子显得有点激动,神情很庄重,小步快跑到宾客面前,又是拱手又是作揖,小西装整理得笔挺,头发一丝也不乱。在整个接待过程非常有礼貌,来宾走了之后,他跑到老板那里复命,说宾客们吃得很好睡得很好玩得很开心。
此时老板是什么心情?他在内心里是要骂夫子,让你招待人是手段,让你达成某种目标把协议签下来才是目的,吃好喝好玩好有什么用,关键是达成合作。不过老板大概没好意思骂夫子,最后找了个理由把他打发走了事。
上述两段内容是《论语》中的记载,应该是当年孔子做鲁国大司寇的一段经历,孔老师把他做官的这一段经历讲给学生听,讲他在开朝会时如何发言,讲他在替国君办事时的态度。从文字上看,孔老师对自己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觉得有必要把这种在职场工作方式传播下去。他没有自省为什么干了几个月后他就被老板开掉了,让他坐在某个位子上就需要他完成某些业绩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进行一种低劣的表演,让人一眼就看出自己的企图。作为一名职场导师,孔子的这些经验只能给人以错误指导,年轻人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份工作比一些花里胡哨的表演要有用得多,长远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