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简书写文字两个月,什么规则、专题都没仔细看,就一股闷进去写。写自己、写别人、写八卦、写日常。
不太懂得关注别人,也不知道如何涨粉,也从不关心别人是否会阅读会喜欢,莫名其妙“涨粉”了也不知道,莫名其妙“掉粉”了也全然不知。因此,自己的粉丝少得可怜,自己看过的文有喜欢的也忘了点赞,也极少点评,或许性格使然吧。
总之,写得随性,想得佛性。
写了那么久,是不是该想想“风格”的问题?现在开始思考如何精进,树立风格的问题了。
倘若写文只是喜欢,仅仅抒发情感,丰富生活的,大可不必思考太多,写什么都行,也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日更输出,真诚就好。而有目标有目的写作,想要获得收益的,就不得不认真考虑提高文字水平,树立风格和特点的事情了。
而我还处在“喜欢和摸索”的阶段,没有什么具体明确的目标,也无法确立一个硬性要求,还是继续磨练一下。
1
先练笔,再观察,后总结。
这两个月自己写得很杂很散,大致给自己了三个大方向:情感分析、热点话题评论、摄影作品赏析。原本还想写一个健身专题的,鉴于此阶段没有太多心得,只有作罢。
在为数不多的几十篇文章里,发现自己还是观点、想法不够突出,论述不够有力,素材太少缺乏生动。文字描述暂且不论,这个需要时日累积,可观点和结构框架不好就会影响一整篇文章的阅读性和吸引力。
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酝酿写作的时间太少,就会疲于应付日更,没有太多好的想法,写出来的文没有味道,仿佛鸡肋。当然,也没有发掘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方向和优势。
现阶段还是必须坚持,多看好书好文章,多观察总结。没有总结真的难以提高,盲目地机械地写,只是在重复,收获甚微的。毕竟不是所有的坚持就会成功,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同样重要。
2
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写某个类型的文章,不要轻易改变写作方向,渐渐形成风格。
由于自己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在专业优势上还是比较凸显,今后想逐步加大此类文章的学习和练笔,呈现更多优质作品的分享。
很羡慕一些大咖们可以写干货类文章,这样“想读者所想,解读者所忧”的文章才是浏览量巨大的“爆文”。而自己的真的还是处在大家说的“自嗨”阶段。刚开始可以写一些,久了就是占用资源、浪费读者时间了。
从文字风格上目前自己还没有特色,打算发挥自己的层次逻辑相对较强的优势,多写论述性文章,多收集素材,多关注热点话题,往此方向发展。
尽量让自己集中起来,针对某一类文章多读多写,不要散乱自由了。
当然执行过程中未免遇到工作困难和瓶颈,可以适当调整,“迂回和改变”同样适用于写作嘛。
3
坚持原创,宁可“挤牙膏”,也不要“拿来主义”,抄袭永远是别人的风格。
在学术界最不屑的就是抄袭和大面积摘录了,而写作亦如此。观点好与不好,文字是否优美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自己的原创的,有进步的。
我个人还是非常坚持原创的,甚至于文章里的每一张图片都尽量使用自己拍摄的,或者直接就是自己的照片。即使文章内容无法用自己的照片诠释,也会精心选择一些贴切的。因此,我的文章图片90%来源于自己的原创。
这些都是自己的一种风格吧。
——日更62天,加油!
写了那么久,是不是该想想“风格”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