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漫长而短暂,在每个阶段我们需要获得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呢?每个阶段都会面临哪些“危机”,这些危机又该如何解除呢?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婴儿期 0-2,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母婴关系决定婴儿是都能够发展起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感
在婴儿还不会说话时,哭是他们表达自己需要的唯一方式。所以说在婴儿哭的时候,要及时发现他的需求,并满足这种需求,婴儿才能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
若父母置之不理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长大后可能会变得内向,对他人冷漠
儿童早期 2-4,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父母的耐心和温和鼓励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主性和自信。但不适当的培养方式(溺爱或冷漠)则会使孩子自我怀疑。
很多事情父母不要一味地去包办,让小孩子自己去学习吃饭,学习穿衣,学习克服困难。
学前期(游戏期)4-7,主动性对内疚感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父母对儿童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好奇的态度,决定儿童能否在这一阶段提高自主能力,或者产生依赖和内疚。
这个时期的孩子总是有非常多的为什么,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家长们要有包容开放的态度,满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学龄期 7-12,勤奋对自卑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进入学校学习,建立同伴关系,顺利完成任务,能使儿童体验到勤奋带来的自信和快乐。此时父母和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自卑。
这个阶段的朋友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成绩免不了有好有坏,父母和老师对学习成绩的小孩不要一味苛责,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厌学甚至自卑。
要多鼓励小朋友,帮助他们寻找原因,适当的强化,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青年期 12-18 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自我同一性
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以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与协调一致
类型
同一性达成
同一性延缓
还在探索
同一性早闭
听从父母,权威意见,不经过自己思考
同一性混乱
没有考虑现实和理想
自我同一性
是两种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统一,现实自我通过改变达到理想自我,理想自我通过自我修正与现实自我统一
同一感
个人内部和外部的整和和适应之感
同一感混乱
内外部之间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
如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辞职、退学
青少年犯罪、反社会
成年早期 18-25 亲密对孤独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个体需要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帮助个体摆脱孤独
成年中期 25-50,生产对停滞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对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人们通过照顾家庭、努力工作以获得快乐和满足,否则会感到意志消沉,失去希望
成年晚期(老年期)50-死亡,完满对绝望
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回顾一生,若满足的心情占主导,就能获得完满的感觉。若对一生感到失望,就会给自己带来绝望之感
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成年后是否能达成自我同一性,对我们也很重要。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产生“危机”,克服“危机”,然后踏入下一个成长阶段。在每个人生阶段,我们都要获得成长与满足,然后才不枉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