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7-24

2020-07-24

作者: 袖挽离殇 | 来源:发表于2020-07-24 10:59 被阅读0次


    旅行路上边走边爱——观澜古墟,用我斑驳的痕迹向你诉说变与不变

            选择旅行风景,有人喜欢壮美的大漠飞沙,有人偏爱柔美的烟雨江南,而我,特别青睐在静穆中诉说历史变迁的古建筑群。

           在深圳繁华的背后,掩映着最能反映客家民俗风情的实物建筑群,堪称“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那就是“四大名墟”之一的观澜古墟,是目前深圳地区十余座古代墟市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

            观澜古墟位于深圳龙华新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西临观澜河,起源于清朝早期,在清末民初兴盛一时,曾被称为“小香港”,距今历史已达260多年。

            观澜老街最长的街道约150多米,最短的只有10余米,最宽处9米,最窄处不足1米。现存碉楼15座、商铺一百多间、民居数百栋。

           风雨侵蚀的屋檐,斑驳的墙面,无言地诉说着历经的沧桑。

           观澜原名 “官难”。后来,一位风水先生云游至此,看盈盈河水波澜壮阔,从此留恋此地,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于是“官难”墟也就改名为“观澜”。

           观澜老街一带的观澜河两岸,有着分布集中的碉楼群,成昌楼和红楼,是其中最著名的两座。

            成昌楼位于观澜古墟东门街口,是一座8层高墙面土灰的方形炮楼。直到今日炮楼上布满墙体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顶部两个枪眼,周边因遭子弹密集射击,成了露着两个醒目的土黄色圆坑。

             而今天绿树掩映中的成昌楼,少了几分沧桑与怆然,多了几许生机与活力。

            观澜古墟中最亮眼之处便是 “公益酒家”-观澜红楼,是华侨万启年先生花费白银约2万两修建而成。

            红楼的得名源于其通体红色的墙壁。这是一座四层楼的欧式建筑,罗马柱和圆拱顶的阳台,西式建筑风格之中又将中式风格的神韵融合其中,不见突兀倒更显完美。

            观澜现有114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碉楼,这是迄今为止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雕楼群。从年代由远及近纵观这114座碉楼,可以清晰地看出碉楼的建筑风格、结构造型逐渐由纯客家风格向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演变,其斑驳的历史遗痕,傲然还有当年之势,为古墟增添了几分的沧桑与古朴。

            观澜河东岸的古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此后数十年来,香火鼎盛。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观澜当地百姓对古寺捐资重修,并在大门石匾上锲刻“观澜古寺”四个大字。

           每一栋建筑,都悄无声息地诉说着其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沧桑与故事。安静的街巷,怀旧的建筑,沉淀了内心的浮躁。

          观澜古墟,岁月改变了她的风华,依然不变的,是我们心中那永恒的忆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7-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qj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