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会上回来,紧赶慢赶应该还是赶上了今日的日更。每日的分享已经成为习惯,也希望每日的记录能成为网上的清流,甚或成为纸上的记忆。
岁月的流逝,会如橡皮擦一样抹掉记忆,所以只有当时记录下来,自己怎样活过,跟孩子们,跟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怎样相处过,在某一日重新打开记忆之门,知道有这么一天,读了这些书,走了这些路,经历了这些事儿。
是的,今天的分享就是“打开艺术之门”,实际上我是连门儿都没有找到的,但一场音乐会听下来,却特别感动特别舒畅。本来的一期一会,是想一周分享一本书,是独特的、唯一的分享,但是今日赶在截止时间即将来临之际,还是想分享这场音乐会的感受。

本意是带孩子们去打卡音乐厅,这也是即将要上二年级的大女儿,要完成的暑假社会实践作业。随便就预订了最近一期的音乐会,就选了座、定了票,全然没有任何音乐基础和准备功课就去了。
而且还闹了个笑话。希望真正懂音乐的人不要嘲笑我。去之前,因为家里客人很多,为了把孩子们支开,去完成这个作业,一起去听这场音乐会,我跟孩子们说,那儿有很热烈激情的舞蹈可以看。一听说有舞蹈,孩子们就热情了。因为她们最喜欢舞蹈,也最喜欢舞蹈节目。
对“探戈”的认识,我只知道是一种舞蹈,但没想到还可以是音乐。所以孩子们到了音乐厅,一直不断在问我,“妈妈,你说的舞蹈呢?”但也很快被音乐会的氛围吸引了。
从来没有一个这样的场合,让我和孩子们如此专注。以前也来过,但是是一场打击乐,现场还是比较闹的。而这次,也有很多孩子,但很少有人闹,也没有人玩手机。当然演奏现场,信号也是屏蔽的,但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很用心,很共情。
好几次,我都被音乐莫名地带动了,流泪了。探戈音乐,经过新探戈之父皮亚佐拉创新以后,又被一群中国青年演奏家,兼容中西方元素玩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音乐形式。现场来了很多这个乐团的粉丝,他们也几乎每一年都来长沙,会给孩子们持续打开艺术之门。
这真的是一场邂逅,虽然孩子们还不太懂,我也真的不懂。只是在音乐里,感受到他们在玩,在创意,偶尔听到自己熟悉的旋律,也跟大家一起欢呼回应,心里很佩服。门是为我们打开了,但我们还扒拉在门口,不得要领,但至少我们知道这扇门,叫做“新探戈”,也能从独特的旋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美。
音乐,有时候真的让人对生命肃然起敬。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还可以这样享受。这些从小就在练习乐器,具备音乐才华,活跃于全球的青年演奏家,居然可以在这样的雅俗共赏中,带动全场人的情绪和乐感,不禁让我心中触动不已。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先生在评价《红楼梦》时这句话,在蒋勋先生的文字中出现,一直也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生命走到这个阶段,我感觉一切繁华一切喧嚣,皆“如露亦如电”,心中总有一种悲凉,不时从心底涌上来,但仍努力地、用力地去过好每一天,而且“恒恐儿辈觉”,尽量不去给孩子们“损其欢乐之趣”。
譬如放下悲凉的心情,陪孩子们躺在床上,看楼上那一盘皎洁的月亮。孩子们在月影中,用手做出各种造型,跟月亮一起合影,然后又一起哈哈大笑。

譬如孩子们之间的争风吃醋,如今在我看来,都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我渐渐地也懂得了,如何去宽容,如何去欣赏每一个生命的状态,去赞美每一个生命的美丽。
正如眼前的这群青年演奏家一样,在大家平凡也许还平庸的日子里,用自己毕生所学、热情所创带来如此赏心悦目、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让我们在感受正统阿根廷探戈音乐的同时,又能时不时遇见东方神韵,便是人世间最美的时光,最不可辜负的时光。
音乐会,要多听,音乐厅,要多去!那是另外一本书,另外一处景,另外一番美,另外一种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