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婆家娘家两位老人折腾得有点晕头转向了。
这边刚把药买齐,那边一打电话回去,又说没药了。
常常告诉他们,是药三分毒,自己每天要保持好的心态,暗示自己身体很好,尽量不要吃太多药,可就是没用。
感觉自己母亲倒是一个心态很好的人,她会经常找些野草熬了水当茶喝,并且说这些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东西,父亲却从不尝一口。而且,母亲一年四季都喜欢在田野山坡转悠,她说这比城里人跳广场舞还锻炼身体,对于母亲这种乐观的心里,我很是赞成。
然而,父亲和公公就大不一样了,身体不好,就影响心态不好,终日以药相伴,身体稍有不适,马上就去找药吃,时间一长,便对药物有了依赖性,只要还剩下两三天药,马上就会通知我们家里没药了,好像一天没药就活不下去。
最近看了一篇《安慰剂效应》的文章,感觉老年人吃药很多时候就是寻求心里安慰,心里老是不停的提醒自己:我该吃药了,吃过药后就会好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后,大脑又会不断的提醒,要马上吃药了,要不然毛病马上就会缠身。好像每日脑子里想的都是药。


人一但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老化,病痛难免不会缠身,但有好的心态,对身体会有一定好处的,活人活心态,是吧!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老了会不会也像公公和父亲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