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破秦、晋、楚等诸侯国雄踞一方、各自为政的局面,开启齐国的霸业;
齐桓公接受了管仲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奉周天子为尊,号召各诸侯共同抵抗蛮夷戎狄部落的侵扰,成了各诸侯的盟主。
齐桓公又如何通过尊王攘夷来实现称霸呢?
安燕、存卫、救邢是齐桓公称霸之路的三大功业。
一、划沟为界--安燕
公元前664年,山戎南下侵燕,燕向齐求救;
对于处于对内繁荣安定、对外威望渐长的齐国,自诩“尊王攘夷”的旗号,自然不会看着燕国被灭,自己唇亡齿寒。
于是联合燕国追击山戎,直捣其巢穴,但山戎逃到了孤竹国(辽宁朝阳),齐桓公打算灭掉孤竹国;
孤竹国大将黄花把敌军诱进沙漠的迷谷,杀掉了献出重金来投靠的山戎国主,把其首级献给齐桓公,假意投降诱敌深入迷谷;
齐桓公中计,管仲以老马识途走出迷谷,隰(xí)朋靠蚂蚁的生长习性找到了水源,最后齐燕联军灭掉了残部,消除了山戎对中原的威胁。
燕庄公为了表达齐桓公的救国之恩,违反周礼出国界送齐桓公入境,两位都失礼了(周礼中,如果没有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是不能走出国界的);
为了显示风度,齐桓公就地划沟为界,将燕庄公走过的五十里土地全部划归燕国。
援救燕国、追击山戎是“攘夷”,划沟为界,赠土于燕是“尊王”;
这一招收买人心玩得很高明,使燕国成为最忠实的邻国,隐现霸主之势。
二、卫国忘亡--存卫
公元前660年,北狄南侵卫国,卫懿公因嗜爱养鹤、浪费财力给鹤授予爵禄,丧失军心抗敌,不敌北狄,卫懿公在朝歌附近被狄人碎尸,卫国被灭。
卫戴公收拢残余的5000多人,在齐国的资助和护卫下,重建卫国;
一年后,卫戴公去世,百废待兴的卫国迎来了流亡在齐国的公子毁回(卫文公),卫懿公的妹妹许穆公夫人也从许国回来重建卫国,靠自己的外交征集援助;
各国在齐桓公的号召下,帮卫国在楚丘(河南滑县)兴建都城,过上安稳和平生活的卫人,很快忘记了亡国的痛苦,史称“卫国忘亡”。
三、邢迁如归--救邢
公元前658年,狄人攻打邢国,耽于享乐的齐桓公在管仲的劝谏下,发兵救援邢国;
与宋国、曹国在聂北(山东聊城)会合,联军赶到时,邢国都城已经一片废墟;
联军帮邢国在人口比较多的夷仪(聊城西)重建国都;
有多国的合力资助,邢国新都城很快建好了,邢国人兴高采烈搬进新居,心情像回家一样高兴,史称“邢迁如归”。
四、霸主出炉
安燕、存卫、救邢,为齐桓公的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霸主确立是在公元前651年,在葵丘(河南考城)召中原各诸侯会盟;
周天子(周襄王)不顾周礼,将祭祀先祖的祭肉赐给齐桓公,此举表示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认。(按照周礼,祭祀先祖的祭肉只能赐给姬姓诸侯)
这也意味着齐国可以名义上代表周天子约束各诸侯,标志着齐国的霸业到达顶峰。
五、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时机与大势:
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只有齐、楚、晋、秦守卫边疆;
晋国在晋献公晚年陷入内乱,无力经营霸业;
秦穆公在西方开疆拓土,不参加中原会盟;
而楚国在收服荆楚的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广阔土地,自立为王;
只有齐国有能力主持会盟,又能做到尊王攘夷、宣扬王道,因此才能号召诸侯。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个王朝也会盛极而衰;
北伐山戎、南征楚国、西主会盟,国家富强,兵强马壮;
齐桓公认为自己功勋卓著,没有认清自己国家崛起的大环境,打算封禅(封泰山、禅梁父),
这是野心过于彭膨胀,被自己取得成果冲昏了头脑,
虽然最后被管仲劝阻了,但还是避免不了王朝的衰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