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七:圣人之意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圣人之意在哪里?王阳明一口气讲了三件事,隐约可见孔子之意。
一、赞赏漆雕开
《论语·公治长》篇记载,孔子推荐、安排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说:“吾斯之未能信”——“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没有信心做好它。
孔子因为漆雕开的这番话,感到很欣慰。
在孔子看来,敬事而信是最好的为官做事态度。曾子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有这样的敬畏在,至少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漆雕开认为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便是有这份敬畏在,便是向自己的信心求对向外的“信”,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
二、抱怨子路
《论语·先进篇》记载,子路为子羔某了个差事——到费邑去做费地的地方长官。
孔子听说了,抱怨子路“贼夫人之子”——伤害别人的孩子。言外之意是抱怨子路不负责任地把子羔往“火坑”里推,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子羔的全面可持续考虑,一定程度上是害了子羔。
比为官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比事情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三、赞许曾点
《论语·先进篇》专门记载了孔子师徒围坐讨论个人志向的场景。
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自谈了自己的志向,子路希望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千乘之国的治理改造,使其民“有勇,且知方”;冉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治理——“使民足”;公西华愿意做个大国的礼仪官。
被老师问及自己的志向时,曾皙谈得与其他几位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高度肯定了曾皙的说法,并表示自己的志向与曾皙相同。
后人讲“圣意难测”时,是和“天威难犯”摆在一起的。帝王也好,孔子那样的圣人也好,是不好用常人的思想尺度去度量的。
有事别怕事,没事别找事。人生得意时,最好不要没事找事。放松放松心情,愉悦愉悦身心,总好过没事找事。
王阳明一口气讲了三件事,认为通过这三件事中孔子的态度和做法,可以隐约推导出圣人的心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