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34条
问:“叔孙、武叔毁仲尼,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论语·子张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为什么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不能免于被毁谤呢?
王阳明说,毁谤来自于外面,孔子虽然是圣人,怎么可能避免?做人贵在自己修行,如果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圣贤,纵然他人都来毁谤,也损害不了他。就像浮云遮蔽了太阳,如何能损害太阳的光明。如果自己看上去容貌端庄、举止恭敬,但信念不坚定,纵然没有人指责,内心潜伏的恶念总有一天会显露出来。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毁誉来自外人,怎么可能避免得了,只要加强自身修养即可。
浮云虽然不能损害太阳的光明,但确实可以遮蔽阳光。毁谤可以损害圣人的名誉、荣辱和得失。但是圣人立世,并不依赖荣辱得失,只求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父母、无愧于世人,一言以蔽之,无愧于良知。圣人为真正的自己活着,不活在他人的眼里,因而是自在自主的。
但这有谈何容易。所以,儒家一再强调修身养性,诚意正心,慎独、慎始慎终,惟精惟一。只有时时不忘修身,方可从外界不断强加于自己的纷繁干扰甚至羞辱中摆脱出来。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格物,就是去除因荣辱得失而可能给自己带来的言行偏颇,如果这第一步也做不到,又何谈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立德立功立言,必须从抛却个人荣辱得失开始。只有这样理解,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真正懂得,毁谤不能带来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