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三个不同家庭,生长的环境不同,成长的经历不同,学习的经遇不同,但总感觉他们又有相似之处, 一直弄不清楚也想不明白如果是,那是什么?今晚突然一个词闪显在脑海:“被动”……也许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我从事的工作是学校宿管很多同事都是陪读妈妈,所谓陪读大部分是因为孩子的读书跟不上了,学校驱于对孩子负责让亲人来陪同并提供困难家庭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安下心来陪伴孩子。但我身边的三位同事的孩子却因读书而正真致贫,那份悲苦使人无法用言语叙述更让人无奈。
我常常在反思并用心观察又进行横向比较并在工作中探索……得出这样的结论真的对吗?
琴,浙江绍兴人脾气暴躁,性格刚强。
孩子在学校读了六年,最终没能拿到文凭。今年30岁了因为忧郁所以时好时坏不但工作不了还得靠60岁的老母赚钱给他治病。
郑,浙江金华人秀气文静但给我的感觉遇事无主见。
她的孩子2016年在父母双亲的陪伴下终于毕业,拿到了文凭却躲在员工宿舍里从没出去工作过,宅在家里据同事说玩游戏刷手机,偶尔我也遇见过几次看的叫人揪心。
梅,甘肃人一只眼晴带疾,文弱而多病。
孩子延毕,即延迟毕业梅已陪读二年了,据梅自己说孩子因为沉迷于网络小说。
表面看这三个孩子都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进出从不主动与妈妈的同事阿姨们打招呼。细仔观察他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从没见过他们主动去做一件事比如梅吧,经常会在工作群里发拜托XⅩ叫醒他儿子去上课又例如郑吧,有时她与丈夫同时上班,看着他们夫妻双双在食堂吃饭,于是好奇,便问儿子吃饭呢?郑告诉我点外卖吃。奇了怪喽,孩子在家不上班为何不能为上班的父母做顿饭呢?
还有就是琴,经常听琴打电话问孩子吃饭了吗?后来才知她的孩子会经常的不吃饭无奈琴每日在上班前会将饭烧好送到出租屋每日到吃饭时间不忘提醒这过的叫什么日子哦?
以上种种让我深思,真的是因为读书吗?在比较住宿楼里那些优秀,阳光全方位发展的孩子他们从来都是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件事,那怕就是阿姨拜托让他们帮个小忙都是非常认真地去完成。而反观这三个孩子……连读书吃饭这样的事都需要父母提醒那么作为大学生的他们都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吗?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考入名校读书读成这个样子作为母亲真的不需要反思家庭教育是否出了问题吗?
教育是什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2018 8 14
《被动》 《被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