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和齐齐之间会因为很小的事情而导致他经常哭闹不止,有时候我会要求他:
“只能看一会儿哦”
“声音太大震耳朵了,小点声”
“你这样是不对的”
而老人则会将类似的话表述为“你这样做妈妈会生气的!”
慢慢的我才发现,这样的表述方式是错误的。
首先他并不知道时间的概念。
一会儿是5分钟还是10分钟呢?而5分钟又是如何计算和评判的呢?
声音太大,可是对他来说声音可以接受,并且很享受震撼的感觉。
这样为什么不对呢?我并没有认为这样做不对啊!
有时为了讨好妈妈而一时妥协,可从不知道错在哪里。
久而久之妈妈就会变成一个蛮不讲理,谎话连篇的权威主义者。
大部分妈妈思考问题时更关注感情,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经常会更多的带有一些情绪在。
同时,给予结论比起花费时间讲道理要来得轻松的多。
所以我们习惯性给孩子下达命令式的指令。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难,只需要针对问题做出简单易懂的讲解即可。
这样表达没有错
只能看一会儿
声音太大震耳朵了,小点声
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这样做妈妈会生气的
这样表达会更好
只能看10分钟,我们现在看一下时间,这个指针到5就是10分钟。或者设置闹铃,闹铃响后就是5分钟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更大的声音才能听的清楚。是不是每次和爷爷奶奶说话都需要说很多遍?有没有觉得这样是不太方便的?如果想让耳朵一直能听的很清楚,我们就需要把声音调的再小点才行。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孩子一起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声音共振现象
阐述事情发生的过程以及带来的后果。
当然各家有各家的教育方式,教育本身不分对错,所以教育小孩子的事情仅在此做个抛砖引玉。
而语言之所以魅力之大,是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与孩子的沟通和表达方式其实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总是不能被丈夫理解的孕产痛怎么破
我们经常会抱怨老公不理解十月怀胎的辛苦。
而大部分的女人会选择情绪式的抱怨,例如: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能遭这么大的罪吗?”
“天天就知道玩,也不知道帮我搭把手,什么都干不了”
“我为了你,十月怀胎遭了多少罪,你知道吗?你懂吗?”
可悲的是,即使你这样表达了,你的丈夫也不会理解你。
其实他们的内心想法是,这不是每个女人都应该经历的吗?
一些直男,还会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家庭大战在此一触即发。“狼心狗肺”之人就此诞生!
而当你把情绪抛开,阐述真实感受时,也许他才会更理解你。
女人怀孕生产的辛苦表现在“会大小便失禁,走在路上也许会控制不住就出来了。
如果不是闻到了味儿,可能自己都没发现,这样一天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尴尬事”。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吃饭时、走路时、看电视时……
相信此时马上就可以感同身受了。对待大孩子小孩子都是一样的道理,阐述事实也很重要。
而情绪就留给撒娇的时候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