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打卡第462天)--燕子语呢喃
“我家宝宝,17个月了还不会走路,真是急死人了……”
“我家宝宝,二十几个月了,就只会说一个字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家宝宝,人长得又瘦又小,每天给他吃各种营养品,怎么也不见长高长胖呀?”
“我家宝宝今天体检,达到肥胖水平了,这可咋办?看他还很想吃却不能给他吃,实在太可怜了!”
“我家宝宝……”
健康正常的宝宝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漫长,以至于这样那样的事总是层出不穷,当家长的心里实在是着急的不行,感觉这要是不着急,就没有当妈当爸的样子了。
急不来的事可是,有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
就好比有个宝宝,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可以独自站立,抓住大人的一个手指头已是走的极稳,但是,就是不走路,不肯放开大人的手。奶奶说,这么大了还不独立走路,要去检查一下是不是哪里有问题了?
去检查后,医生说身体没问题,他不愿意走,总有一天会走的,然后家里人也都没辙,只能是等,等到宝宝刚好二十个月的那一天,忽然宝宝就不用牵着会走了,接下来就是跑步也会跑了,再之后这个宝宝走路都是稳稳的,轻易不会摔倒。
而那些很早就会走路的,倒有好多摔倒是常事,所以不见得早就是好的,最好的是在合适的时间里做着合适的事情。
还有一个宝宝,语言发展很慢,三十个月了,依然不开口说话,只会用手指,“啊,啊,啊”的来,家里人也急啊,找医生寻专家,各种检查,孩子的听力咽喉系统都没有问题。追根究底,才发现一切的根源是宝宝的妈妈见不得孩子哭,太过于细心周到,孩子“啊”一声就知道孩子要什么,当说话是多余的时候还说话干嘛呢?
知道了症结在哪里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不再猜到孩子的心思,一切让宝宝用语言来告诉大人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宝宝的语言快速发展,到了38个月时和同龄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所以,虽然晚了一点,发展的也还是很不错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事情很正常,我们都不是育儿的专家,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着,我们只能是在体检或是和别人家同龄的孩子对比,才会发现一些东西,这个时候,首先带孩子去找医生,请医生帮忙解答,如果确定是身体有问题,听医生的话就好。当然,如果排除了身体的原因,那么,这一切就急不来了,因为,急也没用!
孩子总是有自己的生长速度,有的孩子先会走路,有的先会说话,有的孩子精细动作发育的很好,有的思维能力很强……
指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是各有所长,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在秩序和规则里给孩子足爱的爱和自由,相信孩子的独一无二!
急不来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