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学与哲理菩提树下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观自在与观世音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观自在与观世音

作者: 探索中的郑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18:32 被阅读64次

这里说的观自在与观世音不是指那位名誉天下的菩萨,而是单纯的词,当然了,这两个词的来源,确实是那位菩萨。

今天下午参加了一个本地的读书会,而这篇文章则是在参加完后回来的路上想的,于是在回来后写出来。

什么是观自在?

这里的观就是内视,观察自己、深入的观察自己的内在,观察自己内在真实的需求、欲望。

通过内观,让自己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则可以修正自己的一些行为(不论是否能够及时修正,但至少我们知道了后为修正铺好了路)。

当我们了解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时,我们就可以将其与自身现状做对比,自己现在做的对还是不对,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是否已经偏离了目标、是否已经从追求变成贪婪、是否因为某种东西而产生了变化、是否现在在做的仍然是最初想要做的。

不忘初心,这是近几年提出来,并流行起来的,但是不忘初心怎么坐到?

通过内观、内视,就可以做到。

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是一直忘了回顾、忘了内视。

而观做到后,自然而然的自在也就做到了。

因为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了解自己的行为尺度与尺寸、了解自己的进度与现实,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我们就一定程度上会心里有数,哪怕迷茫,不知是否继续,但也因为对核心信息的了解,可以做到不慌、不忙、不惊、不恐,或继续、或停止、或等待、或转型……因此实现自在。

什么是观世音?

观世音,意思是观察世间之声音,但是因为幸福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所以这个世间之声也可以说是世间疾苦之声音。(有传说大士在得道前曾许愿要解救天下之疾苦,所以叫观世音。)

通过了解世间疾苦之声,我们可以怎么样?

我们可以做到帮助他人,而且是有效的帮助他人。

在传统的帮助他人中,人们普遍理解是出钱,这也是为什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慈善视作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这就让做慈善的人少了很多,其实出钱是最原始的一种慈善方式,在物质匮乏的时期,钱、物资是最直直接有效的一种慈善方式,但是在现在,纯钱慈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由金钱慈善带来的负面效果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披着慈善公益之名的腐败、商业等。

所以在现在社会,除了钱以外,人力、专业越来越多的发挥着作用。

我在几年前曾尝试开了一个公益课堂,叫百元公益课,之所以百元,原因有两点,一是有限的支出可以让人们对学习的兴致更高(因为之前一年免费公益课,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只占1/5,甚至还少);二是作为个人,没有足够强大的资金实力去维系这么个操作。

之所以叫公益课,是因为公益在于益,客观、真实、不忽悠、不浮躁的将一些专业知识教给大家,而不是以销售某个产品为目的、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叫公益课。

因为单纯免费,其实现在市场上很多免费的东西,但是他们的核心目的是以免费为饵,去吸引人过来听广告,去吸引人过来为自己创造销售机会,这些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其目的是盈利的。

所以钱,在当前社会钱并不是公益、慈善的核心鉴定标准。

那么观世音在这里发挥什么作用?

通过了解世间疾苦,对于普通人来讲就是了解他人的困难根源,这就是观世音,而根据这个我们可以更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帮助,这就是观世音在于我们个人身上所发挥的作用。

观自在,是对己;观世音,是对人。

相关文章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观自在与观世音

    这里说的观自在与观世音不是指那位名誉天下的菩萨,而是单纯的词,当然了,这两个词的来源,确实是那位菩萨。 今天下午参...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贵人

    贵人,什么事贵人? 我就是你的贵人,而你也是我的贵人。 为了是互相的,并不是单一的。 如果你在我的课程里面学到了东...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成长

    成长是天性、是本能,或主动,或被动。 你可以拒绝成长,但你无法阻止成长,其中的区别就是你是主动成长,还是被动成长。...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援手与推手

    援手推手都是伸手,那怎么分辨什么是推,什么援呢? 别人不注意、未做好准备时,鼓动对方、促使对方、迫使对方,这是推手...

  • 正觉三观

    观自在与自知之明 观世音与世俗大同 观灵坎与回心归家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何为悟,如何悟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悟。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是悟。 那什么是悟? 学不是悟。 修不是悟。 思不是悟。 ...

  • 《心经》参悟(二)

    【经文】 观自在菩萨…… [浅释及参悟] 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梵文Avalokittesara,翻译成中文叫观世音...

  • 2018-02-22

    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名号叫观自在,因为他能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所以,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时时观照自己,看看自...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佛与真人、神、仙的区别

    毫无疑问的是佛文化已经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来自于异邦的宗教,那么在我们本土中,有什么的存...

  • 思维丛林,问道妙法:喜欢,是有距离的

    很多人都知道,喜欢不是爱,爱不是喜欢;也很多人都知道,有亲情、有友情、有师生情、有同窗情…… 这些都属于感情的性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丛林,问道妙法:观自在与观世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ar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