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平常说的良知,重点在“良”上,可以简单对等于良心。
王阳明说的良知,重点在“知”上,“知”指的是认知,“良”在这里是“知”的定语,大意是“发自内心的”,合起来大意是“发自内心的认知”。
由于没有贴切的一个字能表述出这个定语的意思,所以王阳明借用了“良”这个字。良在这里和它的本意基本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因为儒家传统上认为“性本善”,所以心学默认“发自内心的认知”是善意的,也因此王阳明说的良知跟平常说的良知有这一点相通之处。而这一点,也正是王阳明采用“良”这个字来表述“发自内心的”这个意思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王阳明所讲的“良知”,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良知,也不是善恶对错所形成的世俗概念,而是强调不虑而知,即“此心不动”之后所得到的“知”,也是不再受到外在的一切外境外缘的干扰与影响而得到的“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