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学了十多本教材,做了无数题,也考了无数次,我们到底学了哪些知识呢?对于没有数学体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那么多知识点,那么多公式,那么多题型,怎么可能说得清呢?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小学数学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主要就是自然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含有一点几何、代数和逻辑的入门。其中数的学习是重点,这里有两条逻辑线。第一条是数系的扩大,从十以内、二十以内、百以内,到万以内、亿以内,再到一般的自然数,最后再到分数、小数。
第二条线是数的运算。也就是加减乘除,就这么简单。所有知识点都在这个框架上。一年级要死要活的凑十法、平十法、破十法,是20以内加减的一种算法,列了无数遍的竖式则是适用性更广的标准算法。这些算法固然重要,但也只是一种计算方法,和掰手指、用计算器编程的地位差不多,绝不是数学的根本。
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忽视了这些算法的逻辑基础,这才是数学体系中的主干。
我们先看自然数,自然数的核心是数数。无论是加法、减法还是乘法或除法,都是为了方便计数。加法是为了数合起来的两部分,减法是为了方便去掉一部分。3乘4是四个3合起来。12除以4就是计算12里面有几个4?
这四种运算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都互为逆运算,乘法又由加法直接定义。有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学习到有理数的时候,我们还会学到减法就是,加上这个减数的相反数;除法就是乘以除数的倒数。熟悉了这些逻辑,自然数这个层次的知识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无论是自然数还是分数、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从这个定义出发,所有算法从最基础的重新数、接着数,到更高效的凑十法、列竖式,含有分数的加法都可以推导出来。此外,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用一样的方式,统一的去理解,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
一旦我们抓住了加法的定义,不同层次间的知识点也串了起来。随着数学体系的建立,学霸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都是多层次的。有了这样多层次的知识网络,每个知识点都牢不可破,即使不小心弄乱了,也可以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迅速的梳理,完全不用害怕会忘记。
一旦有了这样坚实的数学体系,每次学习新的知识都会有充分的基础。就算遇到难点,也可以对照已有的体系,用一贯的方法去理解、去推理,这样学习就会变得非常轻松。
低年级的时候,注重解题速度,熟练速算技巧、公式,知其然更知所以然,重视数学思维训练,到了高年级,这样的孩子就不容易掉队。
学霸善于运用数学思维构建数学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不仅每个知识点都不容易忘记,新知识也理解的特别快,这就是学霸可以轻松学好数学的秘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