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接到一所学校的邀请——指导并参与学校年庆活动,活动主题是“呈现老师阅读带来的变化,包括阅读方法、精神面貌等”。
接到这活让我一悚,因为这打破了我以往的拆书课,是要让6位对“拆书法”并不了解的老师快速阅读,并且“表演”出来。确实!就是“表演”而不是“指导带领”。
后来稍微捊了一下,拉了一稿提纲,按校长的需求,分别把二个版块做了一半一半的分配,再按人3:6的人数平均一下,摊到每个时段的时长,再根据时长把字数写出来。
提纲1稿结合全民阅读、教师阅读这些特殊的背景,把Ria拆书法及图书介绍法进行呈现后,接下去重点围绕图书片段进行拆解,那么定书写片段就很关键了。
第一段想清楚了,我迅速召集6位老师进行线上会议,用2小时时间把我的这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了一下,并了解到这些老师的阅读情况和对这个活动的基本了解。
2小时确定了提纲需要调整、版块需要重新调整比例,前轻后重,1:3,甚至还要倾斜。
最重要的成就是确定了我们要讲的重点内容,也让老师明白我们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重要点是什么。大家像做课题一下,把问题聚集到一个点上,即“围绕着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课堂习惯养成——注意力的培养“的阅读。
收获到这个内容,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也很欣喜。因为讨论过程中,有位曾老师提到,6位老师可以通过不同年级的孩子特别进行阅读,以解决问题为主; 有王老师提到,可以聚焦一点;大家最后决定同读一本书;
最后,敲定接下去的分工及书籍是什么,我给出了时间节点,24-25完成。
事实上,在这个节点内✅
今天。6.25是小长假上班第一天,忙得不知道天南地北,就是觉得每做的一件事都很重要。
晚上回来做完一节40分钟的瑜伽后开始阅读这本书——《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家长,那么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如何让这群老师快速且能get到拆书法?如何能聚焦选取片段?等等,这些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我自己先在微信读书上阅读了这本书的目录,然后找到核心点——孩子的注意力要”变被动注意“到”主动注意“,咦!这不正贴合了我们前天讲的内容吗?于是我把这一章节读完。心里也有底。
于是,我快速在群里回复大家,并确定了下一次的沟通时间。因为只有让大家”有迹可循“,我的指导才能高效有序。
这些的前提都是我要以书和内容有个基本判断,但主动权还是要交给老师们。所以我只提问,不回答也不作具体安排。
Down!
一个一个关卡,不做是肯定不知道原来答案就在其中,而如果这一 关过好了,也是给我未来开启老师阅读的一个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