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妍宝我是有愧疚感的,而与之相连的是挫败感。
我仍旧没办法带她出去过夜。只能白天带她出去玩。去哪里玩多久多远什么交通工具都可以。但是一到晚上,必须找奶奶。
任凭她白天怎么消耗电量。晚上多么累得消停哪里都能睡着。但是只要醒来发现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马上就能转变模式--哭。
于是再远再晚都得送回去的那种才能止住哭。曾经她浪费掉我一整晚桔子水晶的酒店房费不得不当天买机票从广州飞往南京。看到我买完机票小人儿才停止哭泣。那时她才两岁多一点。
现在已然四岁的她仍是恋奶比恋妈强。怎么都不愿意在外婆家住。小人儿哭得梨花带雨没人能哄住。快午夜她舅舅不得不开车连夜送小人儿回。
直到车上,她舅舅播放《孤勇者》她才重新欢乐起来跟着唱。“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妍宝太小,这首歌也的确太难。部分歌词她唱得比较混沌,但是歌词曲调都在。现在是她一人的独唱回荡在夜空。去程路上则是三个小宝的合唱,震动了车也吵死了我们大人。
到底什么时候《孤勇者》真得变成了一首儿歌呢。的确,歌词中蕴涵着勇气、热血以及抚慰、治愈,这些情感使得这首歌,让更多人产生共鸣,所以也就有了强大的传唱度。
这一切看起来太魔性,许多大人都不知道如何解释,有些本来喜欢这首歌的大人,听闻它成了儿歌,喜欢的程度顿时仿佛也打了折扣。
但其实歌还是那首歌,只不过它占领了孩子们的心,让大人们就有点不淡定了。甚至不乏满腹忧思者:孩子怎么能唱大人的歌?
要我说,这样的担忧实无必要。没有规定,《孤勇者》就必须只能由大人唱,它并不必然是一首大人的歌。优秀的歌曲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无关年龄性别种族。
实事求是地讲,《孤勇者》并不好唱,但孩子们奋不顾身地喜欢上了它,我以为并非如某些评论分析,是版权方和平台砸钱的结果,而是它确实让孩子们找到了共情。
看看妍宝唱歌时的全神贯注,我们大人或许应该反思: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吗?他们唱歌时的用力和释放,不正是某些大人丢失的纯真吗?
是的,孩子们似乎更应该唱《小兔子乖乖》之类,这让他们看起来更像孩子。但“更像孩子”,恰恰是大人的视角。
《孤勇者》让有识之士感叹,优秀的儿歌太少了,但它也应让创作者反思,为什么我们“塞”给孩子的儿歌,他们不喜欢。
究其实,恐怕还是我们没有放低姿态,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毕竟,尊重和了解,才是最重要的前提。对孩子的教育,亦应作如是观。
我认为我是个劳碌命。虽然从1号几乎每一天都和工作脱不开干系,就连工作量最少的2号还会接到领导的电话要求一项比较紧急但是时间花费也比较短的工作。
今天假期第六天,假期倒计时第二天。明天早上基本上早饭后我便会出发。但是这几天我还是感觉有点无聊。
没有安排出行的小长假的确是一场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假期。妍宝已经不需要我时时刻刻在身边陪伴,她有她的小天地以及小世界还有好朋友。
但是,有时候陪她唱几句“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也是不错的。
毕竟她长大得很快,往后的时光还是要多陪陪她。
网友评论